安徽建设技工大省 力争2021年技工总量达550万人

10.05.2017  01:33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5月8日,记者从支持技工大省建设若干政策 新闻 发布会上获悉,为充分发挥技工大省建设对制造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省政府发布十条支持技工大省建设政策,力争到2021年,全省技工总量达到550万人,其中具备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技工达到180万人。

“在建设技工大省中,将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集聚各类优质资源,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基础,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劳动者主动融入的技工大省建设新局面。”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白金明介绍,“政府每年将投入10亿元用于这十条新政,较之以前增长了70%。”

推行终身职业培训 开辟“一体化”教师引进绿色通道

实施精准技能培训计划,依托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等,面向贫困劳动者、退役士兵、就业援助对象等重点就业群体开展免费技能培训,面向城乡普通劳动者开展订单、定向和定岗培训,按规定给予参训人员和承训单位培训补贴,促进技能培训与岗位使用精准的对接。力争到2021年,全省技工总量达到550万人,其中具备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技工达到180万人。

开辟公办职业院校重点专业“一体化”教师引进绿色通道,符合条件的人员可比照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办理聘用手续。鼓励省内企业与学生、职业院校签订紧缺工种技能人才定向培养协议,并按月发给定向培养生在校学习补助,企业所在地政府给予对应补助。力争到2021年,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达到150万人。

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引进紧缺高级技师

实施技师培训项目,开展以高级工为重点的技能提升培训。到2021年,培养高级技师和技师不少于3万名、高级工不少于37万名。同时,选择一批大中型企业,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

企业从省外引进急需紧缺的高级技师、技师,按企业支付给个人的工资薪金总额(税后)的20%给予个人补助。同时,实施“海外金蓝领援皖”计划,每年从海外聘请一批技能专家到我省职业院校任教,按每人5000元/月标准给予援皖津贴。

建立技工“蓝卡”制度 中级以上技能人才享优惠

建立技工“蓝卡”制度,依托社会保障卡加载标记功能,为技能人才流动中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提供依据。而具备中级以上技能水平的省内农民工、外来劳动者,可在我省就业地按程序办理落户手续,其配偶、子女可优先享受公共就业、 教育 、住房等服务。

积极推进企业技能人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对聘用的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股权制、期权制等收入分配方式。

支持举办职业技能竞赛 建设人才培训基地

支持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对纳入年度计划的省级竞赛,给予5-10万元赛事补助。对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金、银、铜牌、优胜奖的选手,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5万元、10万元奖励;给予代表中国队参赛选手5万元奖励,并给予受奖励人员的专家团队对应奖励。

同时,省政府每两年评选200名安徽省技术能手、100名安徽省技能大奖获得者、50名“江淮杰出工匠”,颁发荣誉证书,给予每人2万元、5万元、20万元奖励。分别给予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万元、10万元追加奖励。

到2021年,每年还将认定6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新兴产业省级综合竞赛基地、2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分别给予每个200万元、200万元、10万元补助。建设5个省级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给予每个3000万元支持。

此外,皖北三市、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在符合条件项目上的奖补资金补助金额将上浮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