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夫妻26年千万里苦寻被拐儿子 不想相隔仅15公里

24.04.2015  18:17

  这是一个关于回家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妻和他们被拐的儿子。26年前,年仅4岁的儿子在濉溪县城一家菜市场门口被拐走。之后,夫妻俩跑遍大半个中国苦苦寻找,陕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都留下他们寻子的脚步和泪水。

  然而,谁能想到,其实他们同住在濉溪,儿子就在距离县城约15公里路的一个村庄。

  26年后,他们终于重逢。见面的那一刻,母亲紧紧抱着儿子嚎啕大哭。这一刻,26年的思念、痛苦倾泻而出。

  儿子去买烤红薯

  一转眼就不见了

  昨日,暖阳,淮北市烈山区煤杨小区,大红灯笼高高挂起。

  上午10时30分,57岁的闫如岭在小区门口来回踱步。他盯着小区门前的大马路,手里紧紧地攥着手机。他82岁的老母亲和54岁的妻子潘月华在屋里坐立不安。她们原本也想到小区门口等待,却被老闫催了回来,“你们就在家等着,孩子一会就回来了,赶紧把家里再收拾收拾。”

  其实,家里已经收拾得很干净整齐了。从凌晨3点多起来,潘月华不知道擦过多少遍茶几和柜子,连卫生间的马桶她都清洗过很多次了。

  “俺爸俺妈现在的心情是一个比一个急,为了这一天,他们盼了26年了。”站在老闫旁边,大儿子闫涛小声跟记者说。“你不知道,我现在还像做梦一样,就怕梦醒来发现不是真的。”闫如岭突然转过头,表情凝重。

  时光回到26年前——1989年1月27日。那天,有亲戚从淮南过来。在淮北一家煤矿工作的老闫下班后,就忙着在家里烧饭做菜。此时,妻子潘月华还在濉溪县城南菜市场卖干货,5岁的大儿子闫涛和4岁的二儿子闫坤在菜市场玩。

  “我们想去买烤红薯,就向俺妈要了两毛钱。”闫涛说,他永远不会忘记弟弟被抱走的那一幕,“烤红薯的小推车就在菜场门口。我们到了那里正要掏钱,一个看起来30多岁的女人走过来说,‘那红薯是凉的,我带你去买热的’。说着,就把弟弟抱走了。”

  闫涛说,他揪住那女子的衣服,不让她抱走弟弟。但是因为年龄小,一下子被甩开了。他很慌乱,连忙回来找妈妈。

  跑遍大半个中国

  泪流干也没找到

  “他们兄弟俩天天都在一起。那卖烤红薯的就在菜场门口,几步路的功夫,我怎么都想不到孩子咋就不见了。”潘月华说,她得知闫坤被抱走的消息后立刻跑出菜场追,边哭边跑,连追了数百米,也没见到孩子的踪影,就向警方报了案。

  “我哥跑回来跟我说,‘你儿子被人抱走了’!我一听,下楼就跑。”老闫从家里冲出门,直奔菜场,在附近找了无数遍,一无所获。“全家人找到大半夜都没有消息,人都要崩溃了。”

  “我受不了了,像疯子一样。就要出去找,越找越远。”潘月华说,近的地方,就走路、跑步骑车找;出了濉溪县城,就租车、坐火车到处找。老闫也没心思上班了,请了无数次假,没日没夜地找儿子。不仅他们夫妻俩,亲戚们也一并帮忙。因为担心引起别人怀疑,他们还乔装打扮成各种角色去打听消息。“家里出了这么大事,领导也能理解,亲戚们都来帮忙。我三哥每天骑着自行车,载着一个筐,打扮成收破烂的,到处打听谁家买小孩了。”

  兰考、开封、商丘、曲阜、南京、上海、合肥、蚌埠、砀山、萧县……只要有人跟他们说,哪里有个小孩是被抱来的,他们就跑过去看是否是儿子。贴寻人启事,联系派出所,上门看孩子。

  有的家庭对他们充满敌意,不愿意让他们见孩子,他们就苦苦哀求。

  老闫说,有一次下大雪,他们在砀山县一个村庄等了一天,对方都没有开门。因为走了太多的路,潘月华的脚已经被鞋子磨得出血了,夫妻俩越想越难过,在雪地里抱头痛哭。“找得太辛苦了,一言难尽,为了找儿子,泪都要流干了。”

  为了找到儿子,老闫还想出了高价悬赏的主意:只要有人提供有效线索,他愿意出1万元。还有人主动找上门说,只要老闫出钱,他愿意帮忙找孩子。

  “病急乱投医,没办法了。我就想多个人多份力量,没准就找到了呢。”老闫告诉记者,没想到对方是个小混混,表面答应了寻找孩子,实际上是每天拿钱去打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