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泉区2014年农机化培训盘点

10.01.2015  04:39

      2014年,阜阳市颍泉区积极创新培训模式打造亮点,加大对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培训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机化科技培训质量。全年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约3000人次,其中农机管理人员约210人次,农机生产和经销企业人员30人次,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网点人员600人次,农机手2160人次。为全区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更多具有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的实用人才,提升了农机持续为农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抓重点,强化“三型”人员培训  

      强化对农机化管理型人员培训。重点强化对农机局班子成员和各股室负责人以及业务骨干的培训。通过对国家惠农政策、农机化法律法规、农机产品鉴定检验、农机质量投诉与监管、农机安全监管、合作社法、农机化信息与统计知识,以及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办法、工作纪律及监管规定、申报程序等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型人员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廉政意识,提高政策执行力和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支准确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科技素养好、开拓能力强的管理干部队伍。 

      强化开展技术实用型人员培训。以推广、鉴定、监理机构一线业务干部、技术人员等技术实用型人员为重点,围绕全区适用农业生产需求的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玉米生产机械化、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薄弱环节农机农艺技术、安全监理及事故处理等开展培训,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通、具有专长的农机化技术实用型人才队伍,承担全区农机技术普及、质量把关、安全监管的重任。 

      强化对农机操作使用型人员培训。针对快速增长的新型农机装备和农民对驾驶操作及维修技能的迫切需求,重点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维修网点、农机大户以及机手等农机操作使用型人员在驾驶操作、维修保养、安全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实用技术培训;在对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管理层、机械化家庭农场经营管理者开展普和实用技术的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员传授经营管理、市场分析、政策运用等高端知识技能。通过在春耕生产、“三夏”、“三秋”等农时季节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活动和培训示范班、现场演示会等,在全区培养建设了一支致富能力强、服务质量高的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和一代新型职业农民,为促进农机化快速发展和农业增效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是“六结合”,灵活科技培训方式
       
      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结合培训项目,采取分层次、分类别,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灵活开展科技培训。
  
      科技培训与落实购机补贴政策相结合。对新购机农民采取先培训,后购机,再使用,确保新机手安全操作。在开展科技培训时,利用农机企业现场设备和场所,组织农机企业技术人员对参训人员手把手教,并要求参训人员亲身实践,做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避免理论与实际操作脱节。同时,加大对经销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的农机经销企业的购机补贴政策和软件培训,重点强化购机补贴申报程序指导,提高农机购置补贴申报效率。
  
      科技培训与农机示范推广相结合。结合农机推广重点、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使用、全区重点农机推广技术等开展专项科技培训。通过举办专题研讨座谈、专项培训班和现场演示会等,开展多层次农机化管理与执法人员培训、多种类农机化技术人员培训、多形式农机操作人员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区土地壤深松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水平。
  
      科技培训与项目相结合。2014年,颍泉区共承担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秸秆机械化还田和购机补贴绩效管理三个重点农机化产业发展项目,在开展科技培训时,我们依据各个项目的计划和要求,密切联系项目,科学制定了培训方案和计划,突出农机与农艺结合、农机服务和增收理念,进一步提高了培训实际成效。 

      科技培训与农机技能鉴定和技能比赛相结合。依托全区21家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了技能演练比赛、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农机手安全知识教育培训3期,创新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鉴定模式,全方位开展农机人员政策法规宣传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升了农机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

      科技培训与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相结合。结合  “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开展了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新训驾驶员安全驾驶、使用维护知识、作业服务标准等培训,提高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的入户率、持证率和检审率,实现了农机安全工作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变,从被动防范向必知必会强制培训发展,从表象治理向规范行为递进。

      科技培训与“社企共建”工作相结合。结合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机企业“社企共建”工作,鼓励和引导农机企业在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培训8个基地,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训农机操作使用、合作社经营管理和技术维修员600余人。 

      三是“五改变”,创新科技培训模式

      一把培训内容变“系统型”为“实用型”。根据农机手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采取以技能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农机与农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更加贴近机手的实际。二把培训方式变“灌输式”为“互动式”。摒弃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走出课堂,对照真实机具,老师边讲解、边演示、边答疑,机手边听讲、边训练、边提高,实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让机手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技术和技能。除专业老师讲课外,适时聘请土专家、种田能手、合作社社长等现身说法,大家相互座谈,交流心得体会,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把培训地点变“城区”为“基层”。组织人员带师资、带设备、带机具,主动将培训班办到乡镇、农机合作社,方便机手就近培训,节省机手往返时间和费用,提高了参训率。四是把培训时间变“一段式”为“三段式”。改变过去一次集中,时间长,学员坐不住的方式,采取先集中培训、实地演示操作和辅导答疑的“三段式”培训方式,同时,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特点,灵活安排培训时间。五是把培训力量变“单一式”为“多元化”。农机培训主动与农委、农技推广中心、农机生产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优势互补,为培训提供更好的师资、实训设备、培训场所,更好地提升了培训效果。(王兰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