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省粮食流通工作要点

26.02.2018  11:33

 

2018 年全省粮食流通工作要点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推进全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全省粮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健康中国战略和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等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完善粮食调控体系,提升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发展壮大粮食产业经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快提升“五个皖粮”层次,推动安徽由粮食大省向现代粮食强省跨越。

主要目标任务: 全年国有粮食企业收购400万吨。全面完成“智慧皖粮”信息化建设,实现地方储备粮在线管理。建成粮食 “产后服务中心”148个,新建、改造、提升粮食质检站(中心)15个。 推动“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两项工程向社区、向乡村延伸,力争粮油加工业产值达3000亿元。国有企业 土地确权率达80%, 全省粮食经济运行质量持续稳步提升。

一、牢记保障粮食安全使命,抓好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

1. 积极落实粮食新安全观。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粮食流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转观念、转职能、转方式,守好江淮粮仓,打造百姓厨房,端牢国人饭碗。

 

2. 开展全省粮食系统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总结和提炼全省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组织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统筹规划,激发动能,整装再发,推动新时代粮食流通改革再突破、快发展。

3. 强化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发挥粮食部门牵头抓总职能,精心组织对市县政府的考核,把各地自查、部门评审和抽查评分等各环节抓细抓实,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积极做好国家考核组实地督查考察评价准备,争取再创佳绩。

 

二、围绕供需两侧发力,全力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

4. 加强收储政策宣传。提前做好宣传工作预案,多形式、广覆盖加强国家对收储政策变化情况的宣传和解读,引导广大农民主动适应市场,提高优质专用粮食种植比重。

5. 完善收储工作机制。坚持粮食收购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市场化收购资金保障机制,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制定购销应急预案,严守“种粮卖得出”底线,确保不出现“卖粮难”和“打白条”情况。加强产销对接,承办好长三角粮食发展与合作会议。

6. 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引导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开展“五代”等便民服务,促进种粮农民增收。推广“精准扶贫”示范收储经验,助力扶贫攻坚。建立粮食交易信息平台,开发并免费推广农户售粮软件,满足农户在线预约售粮等需求。

三、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全力打赢产业经济提升之战

 

7. 抓好产业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支持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财政、土地、税收、金融、科技、用电等政策。发挥粮食产业化资金和产业基金导向作用,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发展粮食产业经济。

8. 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年底前实现网点全覆盖目标。大力推进“主食厨房”经营网点向社区、向农村延伸。实施“安徽好粮油”行动计划,建立“安徽好粮油”名录。制定首批10个全国示范县及示范企业建设方案并抓好落实,开展省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实施主食产业化示范工程,进一步扶大扶优扶强龙头企业。

 

9. 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制定地方企业粮油质量标准和可追溯体系,建设粮油制品研发中心,提炼区域粮油产品生态特色和文化底蕴。促进品牌整合,提升市场竞争力。开展“皖人食皖粮”和“皖粮中国行”活动,建设安徽优质粮油展示体验中心,加强线上线下推介和营销,拓展皖粮出皖渠道。

10. 升级扩版产业园区。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5个以上销售收入超50亿元、20个超30亿元的粮食产业园区。开展全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示范园区和全省粮食产业示范县(特色县)创建活动,促进粮油产业集群发展。

四、立足保障服务民生,全力提升调控和应急供应水平

11. 落实“去库存”政策。争取出台激励政策和措施,减少粮食存量、控制增量。发挥省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电子交易平台作用,推动成交粮及时顺畅出库。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国家政策性粮食加工试点工作。

12. 创新储备轮换管理。强化地方储备粮管理,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关键时候调得动、用得上。推动地方储备粮与中央储备粮协同运作,探索建立省级和市县地方动态粮食储备,提高储备运行效率,节约成本费用。

13. 完善粮食应急体系。优化应急网点布局,健全应急供应机制,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应急实战演练和培训,不断提高应急保障能力。抓好“国家粮油食品国防动员中心”、“军民融合军粮供应工程”建设,推进“五位一体”融合发展。

14. 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加强统计人员培训和统计制度建设,规范统计行为,严格统计数据报送和质量审核管理,定期公开发布有关统计数据。加强统计分析,积极为宏观决策和多元市场主体经营提供参考。

五、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15. 明确企业改革目标。通过深化改革,争取每个县(区、市)打造一个骨干企业,每个市打造一个粮食企业集团,全省培育3-5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粮食行业领军企业。力争土地确权达80%,实现混合所有制企业超50家。

16. 因地制宜稳妥推进。贯彻落实省政府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意见,落实“三查三单”制度,充分调动企业干部职工参与改革。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强化企业治理能力。通过兼并重组、压减管理层级等举措,催生规模效应,提高资产配置效率,促进国有粮食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六、突出功能提升定位,全力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建设

17. 加快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质检体系等建设。督促各地细化项目实施方案,落实配套资金,高质量完成2017年度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和质检项目,并投入运营。组织审定拟新建粮食产后服务项目和县级粮食质检站项目。支持国有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升级改造,重点向粮食调控应急保障和物流项目倾斜。

18. 全面提升“智慧皖粮”功能。加快“智慧皖粮”三期建设,坚持高标准推进,确保夏粮收购前基本建成。积极推进仓顶阳光工程,实施绿色生态储粮,加强智能储粮、环保型干燥清理运输等设备研发推广,提高全省粮食仓储科技含量。

19. 加强仓储规范化管理。建立粮食“库长制”管理体系,切实履行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监督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发挥信息化等技防新手段的作用,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巡查整治,加大对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决守住“底线中的底线”。

七、坚定依法治粮方向,全力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20. 推进粮食法制建设。 加强《安徽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草案)》立法立项调研,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做好送审准备。制定《强化粮食流通监管实施意见》,加大“七五”普法宣传力度,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提供法制保障。

21. 全面压实监管责任。进一步压实政府属地管理、企业主体、部门监管责任,巩固“查治守保促”和“大快严”专项行动成果。做好全国政策性粮食大清查。及时受理12325粮食监管热线,加强“双随机一公开”、“四不两直”方式检查和监管。

22. 构建行业诚信体系。严格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探索建立粮食行业诚信典型“红名单”和严重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推进诚信体系平台建设,开展守法诚信等级评价。争创“全国粮食执法督查创新示范单位”。

八、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力构建粮食流通改革发展良好生态

23. 坚持以新思想引领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抓好“深化改革、转型发展、闯出新路”大讨论,奋力推动粮食流通事业新发展。

24. 坚持以新标准服务人民。加强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心声,坚持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业者护航。自觉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人民共享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果。

25. 坚持以新使命锻造队伍。按照“八种本领”要求,加强专题培训、实践锻炼、挂职交流。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吸引优秀人才投身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大力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26. 坚持以新动能强基固本。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优势。巩固“查治守保促”专项治理行动成果,继续深化党性教育,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全面从严治党真正落地生根。

27. 坚持以新定力拒腐防变。全面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定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巡察,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防止和纠正违纪违法行为。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