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组织师生党员赴南京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18.05.2016  16:25

  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师生党员的党性修养,5月15日,外国语学院组织全体师生党员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山陵、雨花台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早上六点整,全体党员集合完毕,在党总支书记蔡为青带领下,出发前往南京。上午八时,实践团首先到达活动的第一站,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天公不作美,15日的南京风雨飘零,雨雾中的中山陵更显庄重肃穆。进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面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沿石梯而上,仰头望去青山翠柏气势恢宏,一代伟人孙中山就长眠于此。临顶后,灵殿门额镌刻着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让人肃然起敬。孙中山先生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把中国带进了共和时代,他首提的“三民主义”更是对后世影响深远。孙中山先生毕生追求真理,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致力于振兴中华,值得所有党员同志敬仰和学习。

  实践团的第二站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虽然下着大雨,但纪念馆前的人群依然络绎不绝。进入馆内,全体党员立刻被以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景象所震撼。纪念馆前的警钟上镌刻着“敲世纪警钟,祈世界和平”十个大字,提醒着每一名有良知的中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一张张历史斑驳的照片,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浮雕,一具具白森森的尸骨,无一不在控斥日本帝国主义者曾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参观之后,在场党员同志无不动容,纷纷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以史为鉴,坚持和平自主的发展道路,决不让南京的历史悲剧重演。

    最后参观的是雨花台烈士陵园。从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叛变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雨花台变成了国民党屠杀中国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的刑场。二十二年中,约有近十万的共产党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革命志士、爱国人士在此被杀害,壮烈牺牲,他们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青山有幸埋忠骨,在这个充满革命烈士英魂的地方,全体师生党员不禁肃然起敬。在烈士就义群雕前,全体师生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蔡为青对一天的实践教育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每名共产党员都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努力提升个人党员意识,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从思想上入党,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本次实践通过实地参观史料、聆听英雄事迹、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形式丰富,反响热烈,成效显著,受到全体师生党员的一致好评。尽管南京下了一整天的大雨,但全体师生党员的学习热情却十分高涨,参加的党员深受感染,收获良多。(特约通讯员:张海亮)

(责编:汤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