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问责处理机关效能问题11人

16.02.2016  15:04

    去年以来,市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效能督查督办、考核评议、跟踪问责等职能,有力地推动了机关作风转变和工作任务的落实。
2015年,市效能办把市直机关纳入考核的81个单位,担负着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职能的窗口、基层站所队和100名左右具有公共管理等权力的科长,作为效能工作的重点对象,注重日常与年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评价的作用,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市效能办不断创新两项评议方式方法。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在“社会评窗口”活动中,与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入户调查协议书,对全市40个社区分两次实施全覆盖入户测评,入户8000余户,发出调查问卷6600余份,收回近5000份。“万人评科长”采取所有科长均申报在册,年底抽取90名科长参加评议,促使科长不管以前评过没评过,都人人有担子、个个有压力,提高科级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2015年5月份开始,市效能办组织的集中督查共4次,涉及重点工作19项,形成督查通报10期,日常单项督查12次,形成督查通报8期。扎实做好国家国土督查南京局对市土地例行检查3375个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督查,为通过南京局整改验收奠定了良好基础。围绕改善环境质量核心,对各县区及市直单位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2015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等情况进行督查,夯实了新一年环保工作基础。围绕国家、省6大投资领域和11类重大工程包,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对各县区和相关市直部门进行督查,积极推动并督促谋划亿元以上项目1025个,总投资约10984.9亿元。组织对2012年以来中央投资项目建设情况,特别是没有开工的28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准备进展情况进行逐项督查,推动一批项目快速上马。
去年上半年,就落实效能建设大会精神、组织制度建设、日常效能管理等情况对81个市直单位进行了全面督查,对落实制度不好的2个市直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市直单位日常绩效考核情况每季组织集中审核把关,进行随机抽查,避免效能评比优秀等次轮流坐庄等问题出现。对市直机关单位、省垂管单位、行政审批窗口和基层站所(队)进行了暗访,对11个单位和2个基层市场监管所进行通报批评,11人受到责任追究。组织对“三线三边”综合治理、扬尘治理、校园周边老虎机、游戏机泛滥、城区交通状况、九墩塘环境治理、老旧小区综合治理、食品安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曝光,播报《效能追踪》52期,整改督办问责60余次。在强化社会监督方面,市效能办修订了《六安市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工作暂行办法》,发挥他们监督员、信息员、宣传员和参谋助手作用。设立效能投诉电话、投诉邮箱和专门办公室,受理来人、来电、来信770次(封),全部按照规定处理到位。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市效能建设将坚持着力开展“两评议一考核”,将金安区、裕安区、经济开发区“电视问政”问题整改情况纳入考评范围,确保效能建设体系衔接紧密,更趋完善;将进一步加大明查、暗访力度,整治“庸懒散”顽症,转变机关单位作风。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继续开办好《效能观察》、《效能追踪》等栏目,建立跟踪督办新机制,加大督查工作落实,确保 “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优化服务环境。

          责编:马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