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民委委员单位“三落实”推进帮扶成效

03.04.2015  11:04

2014年,合肥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往年帮扶少数民族发展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全市民委委员单位依照“优先安排、体现照顾”原则,深入落实政策和职能、全面落实资金和项目,注重加强监管,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民族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615元,连续第四年超出了全市平均水平,牌坊回族满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812元,首次超出了当地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一是落实职责,加强监管。为进一步明确职责,各民委委员单位进一步完善了帮扶工作机制,明确具体分管领导担任民委委员,并指定部门负责人担任联络员,确保各委员单位扶持工作有人管、有人负责。同时,在帮扶过程中,严格加强监管,随时掌握资金落实、项目实施、进度成效等情况,实现了帮扶工作制度化、持续性和常态化。

 

二是落实项目,主动扶持。年初民族工作会议以后,各民委委员单位认真摸排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扶对接计划,推进帮扶工作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全年民委委员单位落实项目77个, 4家民委委员单位落实项目10个以上,8个单位落实资金100万元以上。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局主动帮助少数民族企业,向安徽省博雅家具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和扶持,该企业已被认定为合肥市首批“专精特新”企业。

 

三是落实资金,注重实效。2014年度,全市民委委员单位落实项目资金7077.78万元。市农委、市城乡建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等8家委员单位落实项目资金100万元以上。同时,注重监督管理,确保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为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办实事、好事,建设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了一批特色产业项目,扶持了一批文化、教育、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推动了我市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