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探索建立六大机制促进质押贷款工作持续快进

08.09.2016  21:37

近年来,蚌埠市积极探索建立促进质押贷款工作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全市逐步建立了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评估机构、担保公司、银行等部门和机构联动机制,不断完善专利权质押贷款各项流程,为企业提供申请发明专利、申请专利权质押贷款、获得贷款、实施专利产业化、获取财政补贴等一条龙服务。目前,有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评估机构参与专利评估工作,蚌埠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担保公司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担保业务,交通银行等10家银行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

二是建立风险补偿制度。市财政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如果担保公司出现年度代偿时,给予代偿额50%的补助,提高了担保公司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的积极性。

三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机制。企业按期履行合同的,按照法定利率的10%给予贴息支持,在担保贷款期限内产生的担保费用,补贴担保额的1%。专利权质押贷款评估费用在3万元以下的,由市财政全额补贴,超出部分由借款企业承担。

四是优质项目推荐机制。对一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并且有资金需求的专利产业化项目,市科技局及时会同担保公司、银行赴企业调研,使担保公司、银行充分了解项目的潜质,经市科技局推荐,协调担保公司、银行尽快办理相关担保、放贷手续,加快推进专利产业化项目的实施进度。安徽雪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生物降解新材料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经市科技局推荐,2014年3月,企业以2件发明专利做质押从蚌埠市农商行获得贷款500万元。贷款有效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企业的研发力度进一步加大,核心技术得以进一步提升。该公司通过自主创新迅速发展壮大,2014年6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成功挂牌,成为蚌埠市第三家挂牌企业。目前,蚌埠市有4家新三板上市企业曾获得过专利权质押贷款的支持。

五是企业创新引导机制。对于申请专利权质押贷款的企业,要求企业的申报材料中必须提供近2年财务审计报告,每年研发投入要占销售收入的4%以上,除拟质押的专利以外,还要提供当年发明专利至少进入受理阶段的通知书,引导企业每年主动申请发明专利。2015年,我市发明专利申请达5604件,其中职务发明占56%;2016年前7个月,蚌埠市发明专利申请达到4270,其中职务发明占62%,预计全年发明专利申请超6000件,以企业为主导的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

六是优惠政策宣传机制。每年在全市组织开展“专利宣传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活动的集中宣传并在报纸、电视、广播电台、网络等媒体进行普及宣传,推进专利政策“进企业”和“进社会”,促进企业和社会公众了解相关知识和政策,不断掀起面向全社会的宣传热潮,努力营造鼓励创新、推进专利产业化的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