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扎实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工作

07.04.2015  11:29

今年以来,马鞍山市有效整合移民搬迁、美好乡村建设等资源,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上下发力、整体推进,大力实施郑蒲港新区陈桥洲民族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建立健全了新区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及镇、村负责人为成员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方面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重要意义的宣传,加大工作进展及建设成效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知晓面,形成特色品牌。

 

二是健全机制,有效推动。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将陈桥洲特色村寨建设工作作为民族方面重点工作纳入市政府年度目标进行考核,督促新区严格按照要求实施项目,保证建设质量和进度,力争出精品、出形象、出效益。所有项目确保在今年10月底前完工。建立群众参与机制。无论是在项目申报立项、规划编制、民居改造图纸设计,还是实施后的检查验收、规范管理等环节,都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吸纳群众代表参与,实施民主决策。建立学习考察机制。组织带领新区、民族村干部和规划设计人员赴省内、省外学习考察特色村寨建设工作的先进经验,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拓宽思路。

 

三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指导新区把特色村寨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效整合交通、水利、农业、科技等各类涉农资金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倾斜。动员和鼓励市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有关部门在对口帮扶民族村工作中,把特色村寨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发挥特色村寨建设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与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项目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四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本着“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对现有的回民居住小区进行“穿衣戴帽”,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特色民居建设。发挥陈桥洲民族村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势,发展壮大农作物制种、水产养殖业规模,培育“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探索富村富民的新路。把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作为特色村寨建设的重要抓手,做好本地区民间文化遗产的普查、搜集、整理工作,促进了乡风文明和社会和谐。在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贯穿始终,将民族团结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纳入文明家庭评选,展现各族群众亲如一家、守望相助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