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25.10.2014  10:22
  新闻摘要

  企业销售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在法律处罚后却没能对其形成有力震慑;法院已判决的案件,可被执行人就是摆出“老赖”架势拒不赔付……像这些失信行为,失信者将在合肥寸步难行。记者从市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获悉,我市将出台《合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其中明确提到建立一套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社会信用体系,“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违规企业“黑名单”等机制将相继推出,从而绘制了打造“信用合肥”的“路线图”。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联合征信系统

  据介绍,长期以来,我市扎实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先后被授予“中国城市十佳诚信政府”、“全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等称号,诚信为本、操守为重成为社会广泛共识。然而,我市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信用制度和规范标准建设相对滞后,覆盖全社会的联合征信系统还没有建成。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我们制定这一规划,就是要在2017年基本建立社会信用基础性制度和标准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联合征信系统框架。到2020年,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完善,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信用体系建设先进城市。”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每个人都将有“信用身份证

  惩戒失信、褒扬诚信,依据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呢?据介绍,合肥将加快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这意味着未来合肥人都将拥有自己的信用码。根据这个信用码,就能获知金融、税收、交通违章等各种信用记录信息。

  按照《规划》,我市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将以企业高管、个体经营户、技术人员、公务员等作为重点,整合各部门中拥有的个人信息记录,由政府相关部门根据需要和权限,出具个人信用记录报告,并依法提供使用。《规划》提出,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将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基础,通过这个信用码,可以将分散在各部门的信用信息整合起来,构建诚信体系平台。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张看不见的“信用身份证”,里面的信息无法更改,信用记录将与平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个人申请贷款等事项。一旦需要调取,政府相关部门根据需要和权限,出具个人信用记录报告,即可快速了解此人的信用程度。

  建“食品安全档案”严惩失信者

  用“地沟油”坑害消费者健康的黑心商贩今后或将面临失信处罚。记者从《规划》中了解到,我市将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并及时对社会公布。

  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规划》提出,政府有关部门在市场准入、公共资源交易、资金扶持等方面,根据监管对象的失信状态,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探索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联合惩戒。此外,对失信违法者,司法机关将及时立案,依法追究其民事或刑事责任。对被载入工商部门经营异常名录或“黑名单”、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及相关负责人,各有关部门将采取有针对性的信用约束措施。这将大大提高失信成本,让失信者几乎“寸步难行”。

  如果你诚实守信,主管部门将在日常管理和公共服务、业务活动开展中加大激励力度,比如优先办理、简化程序、开通“绿色通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