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围绕“三个环节”打赢“三夏”农机会战

08.06.2017  11:06
      今年午收,阜阳市农机部门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结合全市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紧紧围绕“三个环节”,积极开展各项农机服务工作,“三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围绕“收得好”,强化机械调度。午收前,及时对全市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进行了摸排,根据小麦种植面积,科学引进外地机械,合理调度本地机械,指导各地将作业地块落实到机手,落实到机械,使人、机、地无缝对接。午收期间,农机部门组织2.2万台联合收割机、10万台拖拉机奋战在抢收一线。利用天气持续晴好的时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实行人歇机不停的方式,加快抢收进度。多措并举之下,全市720万亩小麦从5月27日开镰收割,到6月4日就抢收完毕,机收面积达到715万亩,机收率达到99%。

      二是围绕“烧不了”,强化综合利用。以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首次作为民生工程实施为契机,千方百计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确保实现2017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85%、卫星监控秸秆焚烧零火点的目标。根据秸秆处理机械分别情况和综合利用途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地进行秸秆综合利用。颍泉区辖区内秸秆打捆机械和收储点较多,主要采取秸秆打捆离田方式,共打捆面积35.1万亩;颍东区采取了小麦联合收割机加装秸秆粉碎还田机的方式,在小麦收获的同时,直接将秸秆粉碎均匀抛洒到地块,改善土壤肥力,还田面积50.2万亩;太和县采取拖拉机配套旋耕机作业的方式,对秸秆进行灭茬浅埋处理,还田面积151万亩。截至目前,全市投入秸秆综合利用机械2万多台套,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626万亩,秸秆打捆面积91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再创新高。

      三是围绕“种得下”,强化技术服务。根据下茬种植农作物特点,科学合理推广应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阜南县重点推广水稻旱直播技术,小麦收获后,将稻种直接撒播到地面,然后由拖拉机配套旋耕机进行旋耕镇压作业;颍上县大力推广机械化机插秧技术,采取拖拉机加挂反转灭茬还田机进行作业,将秸秆深埋到地下,直接进行机械化插秧;颍东区重点推广玉米、大豆免耕直播机具,采取宽行距、宽株距、双粒播种的方式,对秸秆还田下的地块进行坂茬直播。截至目前,全市组织3万台播种机投入夏种,夏粮播种面积500多万亩,占计划播种任务的80%。预计到6月12日左右,全市夏种基本结束,玉米机播率可达到88%,大豆机播率可达到85%。(王跃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