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以改革手段推进国土资源现代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22.11.2016  21:03
 

近年来,安庆市坚持以改革手段推进国土资源现代化治理,不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资源支撑,也整体提升了全市国土资源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连续四年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年度目标综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市本级及望江县、桐城市于今年获得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县)荣誉称号,占了全省1/4,一市两县(市)同时获此殊荣在全省尚属首次。

一、改革耕地保护方式,注重“三个并重”。该市耕地保护实行建设、管控、激励并重。在大力推进重大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同时,整市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项目与增减挂钩拆旧复垦、新增耕地等项目捆绑实施,努力实现“征地不征土、移民又移土”目标,2015年以来,累计让964亩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起死回生”。在强化日常执法同时,建立警示约谈、挂牌督办、重点监管、网格管理、“六个一”巡查、用地指标挂钩、村级耕保协会等制度机制,累计对9个县(市、区)进行警示约谈、4个县(市)扣减用地计划指标277亩、4个乡镇进行重点监管、15起典型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并建成村级耕保协会82家,聘请1658名网格信息员进行动态巡查,卫片执法检查问责比例由2011年的7.06%降至2015年的0.66%,并于2014年获得省政府用地计划指标奖励。在强化目标考核同时,建立市级耕地保护“以奖代补”机制,重点支持县域高标准农田、补充耕地、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等项目实施,“十二五”时期,累计新增耕地10万亩,连续16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二、改革矿政管理方式,注重“精耕细作”。该市针对矿产资源管理较为粗放的现状,全面实施“精耕细作”式改革。在矿业权管理上,实行采矿权一律公开出让、采矿权设置一律只减不增等“八个一律”规定;在储量管理上,实行所有在册矿山必须参加年度储量动态检测、所有地勘单位必须进场实测等“五项规定”;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上,实行采矿权人“边开采边恢复”、“边开采边治理”规定落实到位、“三线三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实施到位等“三个到位”。“十二五”时期,累计关停并转矿山企业81个,采矿权同比下降35.7%。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治理“三线三边”矿山22家、实现复绿212万平方米。今年9月1日起,该市又集中100天时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以卫片执法检查、采矿权清理、市级矿产督察、建章立制“四个专项”为主要内容的矿产资源领域专项整治百日行动,进一步匡正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秩序,并成为今后几年常态动作。

三、改革保障发展方式,注重“三产协调”。该市跳出国土资源仅注重保障项目建设传统思维,要求国土资源不断提升一产用地的综合保障能力,逐步提高二产新增项目的投入产出水平,进一步提升三产用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坚持把各类重大土地整治项目向现代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尤其是现代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区集中布局实施,“十二五”时期,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75.4万亩,实施国家和省级土地整理项目56万亩、示范建设项目9.9万亩,有力促进耕地有序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2015年,该市耕地流转率49.7%,全省领先;农业专业合作社5099家、家庭农场2400家,全省前列。坚持以开发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率目标考核、城市建设用地节约利用评价和工业项目用地规模预核定、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等为牵引,全面形成宏观、中观和微观齐备的节地评价体系,至2015年底,该市工业项目和标准化厂房容积率分别由1.0提高到1.2和2.0以上,新增工业项目用地规模平均核减率超过10%,亿元GDP耗地由2014年的全省第七进位到2015年的全省第四位。坚持推进房地产业与商贸物流、现代农业、文旅养老等产业融合式发展,不断提升新增三产项目生命力,深圳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发展;正在推进市中心城区32.51KM 2 老工业企业整体搬迁改造工作,110个企业纳入搬迁改造范畴,4386亩工业用地即将“退城进园”。

四、改革节约用地方式,注重“五量调节”。该市通过推进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和“多规合一”两个省级试点“控制总量”。通过建立产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规模预核定制度“优化增量”。通过开展土地“三项清理”专项行动并出台鼓励闲置低效工业用地企业自建标准化厂房、有偿收回闲置土地等政策“盘活存量”,累计处置到位批而未供、闲置和低效用地6.83万亩,近五年闲置土地量占年均供地量比例由30.19%下降至0.79%,近五年供地率由53.7%提高至78%,亩均产出强度由42万元/公顷提高至67万元/公顷。通过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两个全国试点“用好流量”,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2.54万亩,较好支撑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建立土地利用“双向约束”制度“提升质量”,“工业项目3个月开工、房地产项目4个月开工”成为全省首个此类地方行政审批标准,并建成标准化厂房558万平方米,实现一大批小微企业扎堆集聚发展。

五、改革权益维护方式,注重“责权匹配”。该市在全省率先将副县级事业单位市征收办成建制划归国土部门管理,有效破解国土部门维护被征迁群众合法权益但责权不匹配问题,并合理制定征迁补偿标准,2015年以来,累计实施302.4万平方米市区棚改项目,社会大局始终保持和谐稳定。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交由国土部门牵头,在市国土部门成立市防指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分指挥部,不仅有效解决国土部门承担地质灾害防治“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职责但责权不匹配问题,也有效破解山洪与地灾一体两面问题,形成了“政府主导、国土牵头、属地管理、行业防灾”整体合力,不仅连续六年实现“地灾零亡人”,也消除地灾隐患点940个,为2099户1.1万人解除了地灾威胁。在全省率先建立市中心城区规划、城建、管理及土地利用疑难问题处理工作小组,将重大涉土涉矿疑难问题上升到市级层面统筹解决,较好解决了国土部门处理重大涉土涉矿疑难问题手段缺失问题,国土信访工作成为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先进集体。

六、改革国土管理方式,注重“破立并举”。该市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市县两级均成立土委会,建立共同责任考核审计等八大机制,搭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模范县(市)、模范园区、模范企业、模范乡镇和耕地保护模范村等“六模同创”平台,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管理格局。改革供地管理,推行弹性出让供地、租赁方式供地、差别化地价评估供地等政策,有效促进“调转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下放市级工业项目审批权限到区、新增耕地项目验收权限到县,适度进行工业用地分割抵押登记,“十二五”以来,累计让1311.2亿元金融活水流向了实体经济。改革房屋征收安置,市中心城区成功试行“房票”并向县域全面拓展,仅用近10个月时间,就通过“房票”消化中心城区存量商品住房74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去化周期也由16.2个月下降至5.6个月,取得兼具去库存、促棚改、稳投资、惠民生等多重效应。 (安庆 市国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