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构建代表工作新格局

28.01.2015  18:5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而人大代表则是行使权力的主体。1月27日从市人大常委会了解到,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构建代表工作新格局,拓宽代表工作渠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从而以代表工作的新成效,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创新督办机制:议案办理严格考核

  办理代表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是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保障代表权力有效行使、实现人民群众意愿的重要途径。

  政府对于代表的议案建议办理得如何?满意度怎么样?将由人大常委会和代表们来考核“打分”。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一府两院”办理代表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的评估办法》,明确规定市人大常委会作为评估的责任主体,将人代会的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及闭会期间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一并纳入评估范围,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办理过程和结果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推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由“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

  搭建履职平台:代表活动丰富多彩

  代表履职不仅仅是在人代会期间提交议案建议,在闭会期间也要积极履行职能。为确保代表们更好履职,我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开展代表小组建设年活动,制定《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代表小组建设年活动的意见》,就代表小组的基本制度、活动场所的建设标准、小组组长及联络员的配备、小组活动成果转化及成效评价提出统一标准。

  我市积极建设“代表小组示范点”,在全省率先建成5个省代表小组活动室,实现四级人大代表活动室全覆盖,充分发挥代表小组在闭会期间活动主平台作用。组织39个代表小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调研活动,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46篇。

  拓宽服务渠道:人大牵头培训“专业型”代表

  人大代表往往工作非常繁忙,如何确保他们在工作之余履行好自身职能?市人大常委会拓宽服务渠道,牵头对人大代表开展专业化培训。去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省市人大代表小组、各县(市)区代表工作机构等180余人次参加专题培训,并将参训情况记入代表履职档案。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邀请全国、省、市人大代表137人次列席常委会会议,251人次参加立法论证、执法检查、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纪念大会、政情通报会等活动。

  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和工作机构对口督办制度,听取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开展视察,及时掌握办理进度……一批制度化举措强化了代表工作实效,进一步提高了代表依法履职的积极性。此外,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走访代表活动,共走访代表456名,收集整理意见建议166条,转交有关部门办理并答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