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工商局坚持管服并举 助推白酒企业做大做强

26.11.2016  07:34

  为支持知名白酒企业做大做强,服务淮北转型发展,淮北市工商局充分发挥工商职能,坚持管服并举,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全市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假冒侵权白酒案件97起,案值285万元,查获侵权假冒知名白酒10大类,35个品种,近3万瓶,侵权包装箱、包装盒、瓶4万余件以及多套灌装设备,端掉制假售假窝点17处,移送公安机关7起,为白酒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一、多方联动,在打上从严。一是无缝对接,下好“先手棋”。大力依托淮北市酒类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平台,以我省及本土知名白酒企业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为重点,实施常态监管与专项整治同步,旺季与淡季并行,打假时间无间隙。与公安等部门、白酒企业积极沟通会商、分析研判,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我市白酒市场进行清理整治。提早谋划部署,及时组织两节白酒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成效。二是积极作为,打好“主动仗”。市局执法局发挥打假主力军的作用,采取本地打、外出打,专项打、日常打,进厂打、物流打的“六打”方式,锁定重点区域环节,重拳打击制售假冒侵权白酒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执法局查办白酒案件40件,案值253万元,罚款112万元。查获假冒侵权白酒21000瓶,捣毁假酒窝点13个。其中6起销售侵权白酒案,移交公安机关,移交总案值达到134万。案值、罚款数及移交案件数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三是借势发力,用好“组合拳”。该局打破沿街巡查发现案源的传统监管方法,借势公安部门口子酒集群战役,与公安、质监通力合作,采取顺藤摸瓜、暗查摸排、蹲点守候、跟踪追击的侦察模式,实现精准打击。特别是利用公安机关的手段,及时控制现场,锁定重要证据,为将案件办成铁案打下了重要基础。突出抓好重大制售假冒伪劣案件的“两法”衔接工作,实现无缝对接。

  二、综合施策,在管上从实。一是全方位监管,不留死角。落实辖区属地网格监管责任,实施全面监管。督促经营户索证索票,登记进货、销售台账,使酒类商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对重点区域和对象,实施三级市场监管纵向联动,工商、公安、企业横向联动,进行突击查、错时查、反复查。共检查经营户300余户次,白酒生产企业20户次,物流企业26户次。二是建立信用档案,重点盯防。针对本地区制售假冒侵权白酒的多数为外地来淮经营者,该局着重将此类经营户列为重点监管和盯防对象,建立经营者信用档案库。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回访,及时掌握市场情况及经营动态。目前,已建立此类信用档案90余户。三是规范企业管理,强化指导。帮助建立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在商标使用、广告宣传、产品包装装璜上予以规范指导。对在市场上发现的3起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包装、广告宣传及白酒包装虚假标注等行为及时指出并责令纠正。引导企业公平竞争、理性发展,完善代理、促销、价格等市场运行机制,有效避免扰乱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履职尽职,在服上从优。一是服务上积极跟进。将扶持白酒企业做大做强列入工作重点进行部署安排。大力实施我市“百亿口子”行动计划。用足用活支持商标战略的政策及配套性文件,引导白酒企业申注商标,申报驰著名、知名商标。为金口贡酒业等6家白酒企业及家商贸公司设计、申注白酒商标9件。局领导亲自带队深入白酒企业,积极开展走访帮联活动,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多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等困难。二是保障上坚实有力。从市局执法局抽调两名精干人员常驻市酒类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联合办公。专项整治期间,又抽调多名业务骨干,充实到白酒打假一线,并为执法人员配备更新了电脑、打印机、摄像器材、执法记录仪、保险柜等系列执法装备。三是协调上顺畅有序。充分借助市政府酒类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和全省白酒知名企业反不正当竞争联席会议这两个平台,积极与省内外白酒企业、兄弟地市工商部门合作交流,借鉴学习、研究商讨打造和保护白酒知名品牌的举措,积极促进我省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