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法院“1234”工作法深度破解执行难

08.04.2015  19:11
 

  安徽法院网讯  今年以来,歙县人民法院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切实转变执行作风,探索建立“1234”工作法解决执行难问题收到较好成效。1-3月份,共受理案件232件,执结147件,执行到位1853558.39元,分别同比上升43.3%、16%、18.9%。

  一个中心:投入20多万元建成执行指挥中心并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包括远程视频监控与调度、被执行人信息查询、被执行人财产控制、执行要情专报、远程电子签章、执行案件数据库等六大系统。2014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成效初显。对“1.29”等两起大执行案件首次成功实行远程调度指挥。1-3月向省内银行远程查询被执行人存款373人次,控制银行存款90多万元。今年,该院将初步实现执行查控的全国联网,执行法官足不出户就可以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实行远程查询、控制,极大提高了办案效率。同时,执行指挥中心将尽快与全国各地法院相互推送执行信息,实现执行资源全面共享。

  两支队伍:为提高执行队伍的战斗力,该院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建立法警大队协助执行制度。首先从力量整合上下功夫。将执行局、法警大队两部门人员进行有机整合,既体现各自职责又彰显内部融合,要求法警大队所有干警全程协助参与案件执行,办案队伍从原来的10人扩充到18人,使执行工作由原来的单兵作战,跨入联合协同推进的格局。其次从细化分工上下功夫。诉前保全案件,执行局承办人依法作出裁定,法警队安排法警组织实施,执行法官共同参与;需采取强制措施案件,分管院长批准后执行法官制作决定书,法警队安排法警组织实施。查询、冻结、扣划等事务性工作,全部交由法警队实施,极大提高了执行法官办事效率。再次是应急处置上下功夫。根据案情发展,需立即外出执行、采取强制措施、诉前保全等特殊情形的,由案件承办人和法警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同时再向领导汇报,确保不贻误最佳执行机会。

  三片办理:今年以来,歙县法院将全县执行案件按照“一路一河一城”三大片区进行划分,即徽杭高速沿线(及周边)、新安江沿线(及周边)、城区周边,由三位副局长分别包干,这三位副局长在梓里法庭、深渡法庭、王村法庭等基层部门工作多年,精通方言、了解风俗、熟悉环境,群众基础相对较好。今年2月初执行的一起交通事故纠纷,因语言不通(当事人双方年纪较大,不会说普通话)双方差点大打出手,执行局姚法官在执行过程中既当和解员又当翻译员,他用各方能懂的方言拉家常、听缘由、讲政策、唠生产,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很快就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据统计,自从分片办案规定实施以来,该院执行案件和解率稳步提高,其中共有11起案件的顺利执结,就完全得益于法官与基层干部群众的人脸熟、话语熟、懂民俗。该院运用“了解风俗情,会说当地话”的理念将案件分片办理,既拉近了法官与基层群众的距离,又提高了案件办理的效率,办案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双赢的趋向逐步显现。

  四大机制:一是创新执行联动机制。在持续做好执行联动机制常规工作的同时,从今年开始,该院继续做强做实“点对点”执行联动查控,与银行、交管、国土、房管等多部门签订执行联动“点对点”查控协议。同时,在全县200多个村居重新调整和选配400多名执行信息员,将执行联动触角延伸到最基层,下一步将试点执行信息举报有奖措施。二是强化执行威慑机制。今年开始首次开展集中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专项活动,已经着手对4名被执行人进行摸底、甄别和证据固定,待时机成熟将统一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全力争取公安部门支持,对42名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进行协查。对所有符合司法拘留条件的被执行人,一律拘留。今年一季度已经司法拘留19人,同比上升47.4%。三是完善信用惩戒机制。在歙县电视台、法院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歙县论坛、歙县政务网等媒体同步全天候滚动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截至目前,已经公开曝光“老赖”111名。其中有12名“老赖”主动来法院履行义务共计32万多元,40多名“老赖”通过电话、亲朋好友等与法官沟通,表示尽快履行义务。四是推行领导督办机制。对于可能影响辖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疑难案件,由院长挂牌督办。1月29日,由院领导督办,组织50余名干警,在森村乡强制执行一起排除妨碍纠纷案件,收到较好社会效果。今年春节期间执结的黄山观锦壁纸有限公司系列纠纷案件,涉及债务4000多万元,债权人30多人,由于院领导亲自督办,分配方案一次性获所有债权人通过,有力维护节前社会稳定。

  存在的问题、建议:一是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成为制约执行工作的最大问题之一,要及时探索和建立公安协查被执行人的有效机制;二是公检法应加大协作力度,对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三是涉及征地拆迁等案件的立案、执行,因上级法院对此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和规定,需县委给予协调和支持;四是相邻权纠纷、排除妨碍纠纷的执行,容易引发村民的围观,甚至引发暴力抗法等事件,除了法院做好相应的执行方案之外,需要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因此法院与乡镇的执行沟通协作机制还需继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