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着力建设“一区一室一中心”

15.02.2016  10:30
                                        提升派出所警务效能     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
  2015年,安徽省巢湖市公安局党委经过充分调研,从创新警务模式着手,从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发力,强力推进派出所警务区、勤务指挥室和执法管理中心建设,激发了基层民警的工作热情,推进了派出所工作再上新台阶,真正实现了派出所警力无增长改善。
  “派出所工作在整个公安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派出所警务区、勤务指挥室和执法管理中心建设,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明晰了责任,解决了有人管事、怎样管事,以及如何激发民警内生动力管好事的问题,有效提升了警务效能。”巢湖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郑刚如是说。
  “以块为主”分片包干耕好“责任田
  在3个城区派出所推行“警务区”管理模式,每个派出所划分5个警务区,警务区全面负责各自片区的安全防范、治安管理、消防管理、违法犯罪打击处理等工作
  巢湖市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辖区2.8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3万,民警41名,警务辅助人员25名,每年接处警一万多起,平均每天要处理30多起警情。民警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警力不足的表象背后,存在着因为机制问题带来的警力资源浪费现象。
  2015年初,巢湖市公安局决定在3个城区派出所推行“警务区”管理模式,每个派出所划分5个警务区,各警务区由民警民主推选警长,警长再从全所民警、警务辅助人员中抽选队员。“这种双向选择不但进一步优化了警力组合,而且可以让出勤不出力的人产生危机感,对于激发队伍活力效果明显。”郑刚说。
  划分警务区后,每个片区的安全防范、治安管理、消防管理、违法犯罪打击处理等工作都由警务区全面负责。每个警务区都有自己的“责任田”,派出所每月对各警务区工作进行综合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张榜公布,绩效考核末位的警务区,所有民警取消年底评优评先资格,警长将受到降格处理。各警务区之间有了现实的比较,人人都不想落后。为耕好“责任田”,民警主动出点子,想事干,找事干。
  “在警务区这一作战单元内,警长直接带着民警干,民警直接接受警长指令,不但指挥实现了扁平化,避免了过去指令传达过程中层层衰减的现象。而且这种模式全面锻炼了队伍,过去民警只干自己分管的那一小块事,业务素质单一。现在的警务区业务集中,倒逼民警什么事都要干,人人都成了既会办案、又会下社区采集信息、更会做群众工作的一专多能人才,为派出所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北派出所所长曹昌华说,这种“以块为主”分片包干的警务机制运行后,成效立竿见影。
  打造“大脑中枢”好钢用在刀刃上
  在派出所建立勤务指挥室,指挥室对辖区警情实行“每日会商——每日派单——每日督导——每日点评”的“闭环式”管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民警有重点地开展工作
  城区派出所警情多、任务重,一般警情都是凭经验,按照常规套路出牌,遇到非常规的警情,就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如何精准发力,高效处置警情?巢湖市公安局在试点派出所建立警情处置中枢机构——勤务指挥室。
  指挥室对辖区警情实行“每日会商——每日派单——每日督导——每日点评”的“闭环式”管理,安排民警对辖区每天的警情信息及其发案特点、规律、预防措施等进行会商,并将会商结果以“表单”的形式发送到各警务区,再以巡查的方式对警情处置情况进行督察,次日一早,对前一日的警情处置情况进行点评。“警务区事情多,容易忽略一些问题,这时候,指挥室就要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城北派出所警务指挥室主任孔德友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民警有重点地开展工作,好钢用在刀刃上。
  去年5月,城北派出所警务指挥室在警情研判中,发现辖区某小区盗窃电动车案件有“抬头”趋势,立即将“表单”下派给警务区警长黄河。“根据指挥室提供的信息,我们第一时间向小区所在街道综治部门报告,由街道出面加强小区物防,动员电动车车主安装带有GPS定位功能的电子设备。同时,将情况通报给小区物业部门,由他们督促保安加强巡逻管理。此外,我们还组织民警进小区宣传防盗常识,并组织巡防队员加强小区的巡逻防范。”黄河说。一整套整治“组合拳”打下来,成效显著。民警现场抓获盗窃电动车嫌疑人两名,该小区“四类”可防性案件同比大幅度下降,治安秩序混乱的状况很快得到扭转。
  执法全程同步监管提升办案质量
  在派出所设立执法管理中心,对派出所执法办案进行全流程监督把关。执法管理中心设立半年来,全市17个派出所执法管理中心过滤影响办案质量的问题1000多个
  “以前,派出所民警都是独立办案、独立报卷审核、独立移送起诉。如此一来,多头报卷,造成警力资源浪费,而且案卷质量也无法保证。”巢湖市公安局法制大队大队长项惠说,“此外,办案场所管理、涉案财物管理、执法环节、办案环节缺少监督,容易滋生一些不规范甚至是违法乱纪等方面的问题。
  为破解制约全局执法办案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巢湖市公安局从2015年6月开始,在派出所设立执法管理中心。派出所分管法制工作的副所长具体负责执法管理中心工作,具体办案民警任中心兼职法制员,中心专职执法管理员负责涉及案、人、物的执法台账登记、信息录入查询、法律文书管理、执法数据统计等具体事务性工作,另外,每个警务区都配备一名协管员负责建立值班当天相关执法台账。
  “每天检查报警登记簿,检查办案场所硬件是否正常运行,维护执法装备,跟踪行政、刑事案件的办案情况……”这是巢湖市公安局朝阳派出所执法管理中心管理员秦真珍每日工作“表单”的一部分。
  “作为管理员,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例如办案区监控能否正常使用、询问室钟表时间是否校准、执法记录仪是否充电等,事情一多就容易错漏。”秦真珍说,“现在按照‘表单’来安排工作,做了一件就打个钩,工作顺畅多了,再多事也不容易忘。
  在派出所建立执法管理中心,对派出所执法办案进行全流程监督把关,对于执法质量的提升不容小觑。据了解,执法管理中心设立半年来,全市17个派出所执法管理中心共审核各类案件6000余起,过滤影响办案质量的立案不实、立而不侦、卷宗遗失、告知不规范等问题1000多个。另外,通过执法管理中心的案件审核,发现串并案件线索12条,全局批捕人数同比上升26.9%,移送起诉人数同比上升4.1%,案件退查数同比下降80%。(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