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代市长雍成瀚眼中的“互联网+”

24.09.2015  10:12

  图:池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雍成瀚

   池州市长对“互联网+”的认识和理念

  “互联网+”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为我们补上“短板”、发挥优势、弯道超车提供了难得机会。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加快三产融合、自主创新,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幸福池州建设再上新台阶。

  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 加快池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问题一:推进“互联网+”对促进池州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答:池州拥有“三区一带”战略平台,生态和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对外交通畅通便捷,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容量较小,创新人才不足,推进“互联网+”为我们补上“短板”、发挥优势提供了新的机遇,创造了无限可能。

  第一,有利集聚外部资源。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可以有效降低经济的搜索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让外部的市场资金、项目、人才以及游客、购买力等资源与池州的资源要素精准对接,从而催生出更多发展机会。

  第二,有利激发创业活力。互联网的普惠性特征可以实现创业者“一根网线”即可创业,极大降低创业门槛和创新成本,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沃土。

  第三,有利促进转型升级。互联网的创新性特征可以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和科技创新,开发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技术和产品,开辟更加富有效率的商业模式,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

  第四,有利创新社会治理。互联网的集聚性特征可以加快公共服务的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构建覆盖社会的信用体系,进一步密切政府和社会公众互动,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问题二:池州市在推进“互联网+”中推出了哪些创新性举措?

  答:推进“互联网+”,我们始终坚持实体为本、融合发展的理念,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问题导向的方法,重点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路径、新业务、新机制、新能力,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

  举措一:出政策。围绕工业转型、旅游发展、商贸发展、电子商务等方面制定出台产业支持政策措施,把推动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重点内容,推动企业制造与服务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科技与市场结合、产业与金融结合。

  举措二:优服务。去年以来,建立并实施了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连续开展了两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大幅削减微观领域项目审批,推行审批服务“一门进”、企业设立“一表通”、投资项目“一章结”和建设项目“一费清”,把该放的放开、该管的管住。

  举措三:抓培训。邀请著名互联网专家为规上工业企业和青年大学生就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家关注重点、独特盈利模式、互联网推广方式等进行培训,增强企业家和创业者的“互联网+”意识和能力。

  举措四:搭平台。加大外引内培力度,重点做好借力搭台、筑巢引凤、集聚创业三篇文章。借力搭台就是加强与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搭建地方特色馆,建好地产品和旅游产品营销“超市”;筑巢引凤就是大力引进专业电商、跨境电商和第三方物流,建好境内境外产品大流通“基地”;集聚创业就是建设整体承租、统一装修、专人管理的电商集聚区,“零门槛”入园、“保姆式”服务,解决初始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问题三:池州市在推进“互联网+”中取得了哪些明显成效?

  答:通过近年来的实践,“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跨界融合,成为了引领消费、提振经济的新引擎,取得了初步成效。

  成效一:“互联网+工业”推动向价值链高端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上半年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2%,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初步形成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整机及电子基础材料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前7个月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增幅双双位居全省第二。传统产业两化融合加快,涌现出一批创新型、成长型“小巨人”,如赛耐尔机械制造公司生产全线智能化,拥有20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8000万元的销售业绩中,60%产品订单来自线上。

  成效二:“互联网+旅游”加快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建设池州旅游视窗联播网,开发景区自助导游系统、城市自助导览系统、网络虚拟旅游系统三个系统,推进智慧景区、智慧饭店、智慧旅行社、智慧旅游乡村建设,上半年接待游客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3.4%、16.1%,总量分别居全省第四、第三。如,九华旅游积极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在线服务,大力推进在线旅游,其旅游在线项目上线以来,年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

  成效三:“互联网+电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电商集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各县区均已建成电商集聚园,入驻规模电商企业100多家,其中站前区青年(大学生)创业园成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国家林产品信息综合服务平台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天方茶业成为商务部2015-2016年度“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石台县成功列入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上半年网络商品零售额增长138%,电子商务已成为全市工业产品、生态农产品、旅游产品市场营销的重要平台。

  成效四:“互联网+农业”张扬生态农业品牌。互联网+农业主要有农业物联网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两种形式。在农业物联网方面,20多家农业企业正在使用或建设农业物联网,6家农业企业获批省农业物联网工程示范点,青阳县被列为全省农业物联网示范县。在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农产品电商发展到180多家,上半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3亿元,居全省第四,安徽鸿叶集团运用B2B、B2C等电商模式,年销售额4.5亿元。

  成效五:“互联网+公共服务”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以数字池州、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加快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建成集政务服务、OA办公、电子监察等功能于一体的政务平台和云数据中心,可实现网上咨询申报、审批督办;“互联网+社区服务”建立社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形成集数据采集、上传、派遣及跟踪督办为一体的工作机制;“互联网+城管服务”构建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城管执法人员、车辆的智能化管理。

  问题四:池州市推进“互联网+”的下步工作打算有哪些?

  答:“互联网+”在我市发展态势良好,但其发展的深度和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人才匮乏仍是制约的关键因素,我们将结合实际,研究谋划推进“互联网+”的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加快“互联网+”行动步伐。

  一是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思维。把握发展大势,摆脱旧的路径依赖,提高认识“互联网+”、运用“互联网+”、发展“互联网+”的能力。

  二是进一步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作用。以市场需求加快技术、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大力引进培育更多市场主体,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对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政策支持,妥善处理创新与监管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宽松公平环境。

  三是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落实国家和省、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通过实体经济发展为“互联网+”提供坚实支撑,通过“互联网+”促进实体经济更好发展。

  四是进一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用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和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吸引高端人才,确保“联得快、联得通、加得住、加得准”,为池州新一轮的发展插上腾飞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