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高原沙化土地治理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取得重大成果

28.05.2015  14:22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5月28日讯     5月22日,四川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主持完成的“川西北高原沙化土地治理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沙漠化的科学内涵和治理技术体系,总体居于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在川西北高原沙区的范围界定、立地分类系统及典型沙化治理模型的建立等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土地沙化是川西北高原存在的重大生态问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产生着严重影响。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历时20余年时间,在沙区林业部门的参与下,通过地质、气候、植被等多学科相结合,在广泛调查、取样测定、持续监测及采用“3S”等现代技术、开展40余处试验示范等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完成了“川西北高原沙化土地治理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这一重大科研成果。
  该项研究成果揭示了土地沙化进程中理化性质的演化规律,首次界定了川西北高原沙区的地理范围并划定立地区,首次建立了川西北高原沙区立地分类系统,从本质上阐明了沙化土地的性质,具有创新性。通过对川西北沙区及不同沙化环境状态下的植物种类调查,首次查明了川西北高原沙地种子植物,并通过在不同沙化治理试点区和立地类型的植物种类适应性选择试验,筛选出重要治沙植物27种,为沙化土地治理提供了可靠的乡土植物资源。依据近二十年来在若尔盖、红原、理塘、石渠等地不同类型沙地系统的沙化治理实践和监测成效评估,构建了整地、播种、栽植、施肥、沙障设置、灭鼠等应用技术体系,首次编制了24个典型沙化治理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成果已在全国防沙治沙等工程中广泛应用,推广应用面积达81.8万亩,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研究成果为沙区治理提供了重大的科技支撑。(周立江  王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