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著名作家张贤亮去世 安徽省文坛追忆名家风采

29.09.2014  01:06
核心提示: 记者昨日第一时间联系了张贤亮的助理马红英。她透露,张贤亮是9月27日下午2点左右因病猝然离世的,去世前他的儿子一直陪在身边。具体是因什么病去世的,她说不方便透露,只说张贤亮之前身体一直很硬朗,得病后治疗了一年。

  昨日,著名作家张贤亮因重病医治无效在银川去世,享年78岁。张贤亮以《灵与肉》(后改编为 电影牧马人》)、《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为人熟知,他创办的银川镇北堡西部影城曾是《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作品拍摄基地。

  得病后治疗一年

记者昨日第一时间联系了张贤亮的助理马红英。她透露,张贤亮是9月27日下午2点左右因病猝然离世的,去世前他的儿子一直陪在身边。具体是因什么病去世的,她说不方便透露,只说张贤亮之前身体一直很硬朗,得病后治疗了一年。

马红英介绍,当日,宁夏宣传部已经临时成立宣传委员会,用以组织报道关于张贤亮去世的相关事宜,张贤亮的追悼会将于9月30日在银川举行。

张贤亮的病逝令外界颇感突然。就在8月19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宁夏文联主办的首届《朔方》文学奖颁奖典礼中,张贤亮获特别贡献奖。评委会的颁奖词是:“宁夏出了个张贤亮。从《四封信》到《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再到《灵与肉》,正是从《朔方》出发,张贤亮走上腾飞之路,不仅奠定了自己在当代中国文坛的坚实地位,而且成为享誉世界的作家。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宁夏文学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也使《朔方》有了较高的知名度,成为一份备受关注的文学期刊。”

他还是影视城堡主

因为众多作品,张贤亮的名字广为人知。但是事实上,除了是知名作家,张贤亮还有一重身份不能不提,那就是宁夏西部影视城的“堡主”。而这也是众多影视圈名人纷纷悼念他的原因,据悉有50多部知名电影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据悉,1961年冬天,25岁的张贤亮戴着“右派分子”的帽子从宁夏贺兰县的一个农场被释放出来。到距银川市20公里的镇北堡集市买盐时,他发现在荒滩上耸立着的两座古堡废墟有特殊的视觉形象。20年后的1981年,他将当时已成破羊圈的废城堡推荐给谢晋做由他的小说《灵与肉》改编成的电影《牧马人》的外景地,于是这个荒凉了几百年的古堡开始热闹了起来。1993年9月,宁夏西部影视城在镇北堡开业,张贤亮放弃了铁饭碗,把这个荒凉的地方打造成了4A级景区,成为中国西部题材和古代题材电影电视的外景拍摄基地。《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边走边唱》《黄河绝恋》《老人与狗》《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书剑恩仇录》《东邪西毒》等50多部电影都是在这里诞生的。 (本报今日上午综合报道)

对话

羡慕007 想演007

问:你43岁才出牢房,没有钱,没有老婆,没有关系,那会儿怎么走第一步?就想着出来就要写小说吗?

答:没有。年龄有不饶人的地方,特别是体力劳动。我20多岁当然不说了,我第二次出劳改队,1968年,32岁,那时候粮食基本上可以饱腹了。你不知道我劳动力有多强,背8袋洋面,每一袋50斤,而且是上三层楼的跳台。我挖渠挖沟总是第一个完成。那时候我的确膀大腰圆,因为我什么都吃,人在特别饥饿时,吸收营养的能力特别强,吃草都能够胖起来。但是,到了40岁,我明显感觉到我干不过20多岁的人了。40岁时是1976年,我还没出来呢,可是毛泽东去世了,我就知道中国要改变了。

问:整个1980年代你都很顺,作品也很有影响。后来1990年代为什么不怎么写了?

答:1980年代,(政府)对文化艺术的宽容度逐渐放开。但后来,我已经看到,文化艺术上的自由逐渐(收紧)。文学这条路如果继续追求下去的话,不行,因为你要发表啊。我的小说触到社会的痛点,以后再不敢触了。

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还有什么事业比文学更高级?

答:商业。那时候我已经强烈感觉到,文学收紧,经济放宽。当时一阵风,下海的也多。陆文夫下海了,周梅森也下海了。我再写下去,不过也是重复《习惯死亡》,不可能再深入一步。但下海,就更宽阔了。我逐渐地寻觅,等待一个好时机。正好小平南巡讲话,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吗。而且更好的一个时机,就是号召干部寻找第二职业,机关创办第三产业,我又是文联主席,好像必须要办第三产业。

问:你羡慕什么人吗?

答:我羡慕007,打遍天下无敌手。谢晋曾经要在他的电影里给我安排个角色,我说我不演,我要演就演007。当时还有个著名的女演员在旁边,她说还真是,你是全中国最适合演007的人。

我现在就是活到老,玩到老。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感恩。我对影视城是平常心,上亿的现金在 银行 里,也不想做大或者做投资。我对子女也是平常心,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要别跟李双江的儿子那样给我惹麻烦就行了。我一直在玩,这个影视城就是我玩出来的。

摘自《经济观察报》专访张贤亮文章《性、政治和权力

简介

中学就开始创作

1936年12月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

张贤亮早在50年代初读中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从北京移居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等职,并任第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

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

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恢复名誉,重新执笔后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点燃了中国先锋文学第一把火。其作品被译成3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成为中国新时期以来的著名作家之一,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

他创办的银川镇北堡西部影城曾是《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作品的拍摄基地,这也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影视基地之一。

  ■ 代表作品

短篇小说

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初吻》等

中篇小说

河的子孙》《龙种》《土牢情话》《无法苏醒》《早安,朋友》《浪漫的黑炮》《绿化树》《青春期》《一亿六》等

长篇小说

男人的风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的菩提树》《习惯死亡》,以及长篇文学性政论随笔《小说中国

散文集

飞越欧罗巴》《边缘小品》《小说编余》《追求智慧》《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等

9部小说改编成影视剧

牧马人》《黑炮事件》《肖尔布拉克》《龙种》《异想天开》《我们是世界》《男人的风格》《老人与狗》《河的子孙

【追思】

张贤亮“徽”情深浓

我省文坛追忆名家风采

著名作家张贤亮去世的消息传来,我省文坛为之震动。记者今晨采访得知,张贤亮与安徽和安徽作家有着不解之缘,“豪爽、开朗、随和、幽默”,是他留给大家的印象。

发言很精彩

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季宇说:“张贤亮是新时期最重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敢于挑战禁区,屡屡引起争议和轰动。如《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都是开拓性的。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牧马人》影响了一代人。张贤亮曾来安徽参加过迎驾笔会,对安徽的山水人文有很高的评价。其人已逝,幽思长存,我们永远怀念他!”季宇透露,2000年张贤亮来安徽 合肥 迎驾笔会,在稻香楼的一次研讨会发言,让他领略了这位著名作家的风采:“他十分健谈,发言很精彩。”后来几次在北京一同开会,季宇发现,吃饭时,王蒙和张贤亮这两位老作家经常互开玩笑,席间王蒙爱拿张贤亮的“董事长”头衔开涮,张贤亮也不生气,显得豁达、亲密。

  自称安徽人

我省已故作家鲁彦周与张贤亮私交甚笃,2000年鲁老的文集首发式曾邀请了张贤亮、李国文等一批重量级作家参加,鲁老的夫人张嘉至今记忆犹新:“张贤亮很少来安徽,显得十分开心。他自称是安徽望江的。经介绍才知道,张贤亮的爷爷张铭从安徽法政学堂毕业,后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曾经担任过天长县长。”张嘉说:“他非常随和,喜欢讲笑话,喜欢玩,一点没有大作家的架子。后来安排大家去黄山、徽州,一路行来,我们经常拿他开心。有时候他讲:‘啊呀,你们这些大哥大嫂总拿我寻开心。’张贤亮吃了很多苦,但他不讲,每天笑呵呵的。我们说宁夏那边苦,不如我们安徽,他说:‘不,我觉得那里很好,那里的人对我很好!’”

张贤亮是个重情之人,鲁彦周去世后,他还给张嘉写信问候。

钟爱徽派家具

我省作家、省影视艺术家协会顾问周志友回忆起张贤亮在安徽的趣事:“参加迎驾笔会时,我们一起到皖南宏村去参观。当时有一个‘小姐’抛绣球的环节。那只绣球不偏不倚竟抛到了张贤亮的身上。张贤亮开玩笑说:看来我要做安徽女婿了。”在皖南的一天,鲁彦周儿媳、著名编剧王丽萍找保健医生,说保健医生在张贤亮房间里,打电话过去,张贤亮说不在他那儿。第二天吃早饭时,张贤亮慢悠悠地抱屈:“谁说保健医生在我房里,难道我这里成了女同志的聚集地了?”

张贤亮喜欢写字,在安徽时很多人向他求字,他也有求必应,留下了很多墨宝,至今周志友处还有张贤亮为他书写的横幅。离开安徽时,张贤亮还买了几万元的徽派家具,带回银川,安放在他的影视城里。

周志友说:“他跟鲁彦周先生关系非常亲密。也许是巧合,鲁老和张贤亮都是78岁去世。”

病情曾好转

周志友透露,皖籍著名画家韩美林与张贤亮关系很好,韩美林在全国的三个艺术馆,其中一个“安家”银川,张贤亮功不可没。昨晚,韩美林夫人、中国电影家协会大型活动部主任周建萍发微信悼念:在兰州第23届大众电影百花颁奖典礼现场,突然接到张贤亮老师侄女的信息,说贤亮于今天下午走了,我根本不愿意相信这是事实!前段时间不是说病情好转吗?前几个月您来北京治病我们还有说有笑像是一家人呢!张老师,您太好胜了,痛心!银川的韩美林艺术馆是您提议建设的,现在馆还没开,您就走了,为什么啊!(记者 曹军)

王家卫感谢张贤亮支持

@王家卫(著名导演)

王家卫在兰州领取了第3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一代宗师》),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了刚刚去世的张贤亮:“我进内地第一部电影《东邪西毒》就是在西部影视城拍的。当时因为张国荣演西毒,于是我们要到西部拍。当时张贤亮老师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现在张国荣不在了,张贤亮老师今天也去世了,我觉得非常遗憾。中国电影走到今天,真的很需要感谢他们这些有实力、有梦想的人的支持。”

@高洪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高洪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张贤亮在很多领域都有一种特殊的才能,形成了“张贤亮现象”,对这样一位当代文学史绕不开的作家的离世,他表示非常痛惜。

高洪波表示,今年3月份,罹患癌症的张贤亮来北京看病,我们几个作家老朋友,包括张抗抗等,在北京相聚了一次,张贤亮半开玩笑地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了,但文学史是绕不过我的。”当时他吃中药过敏,身上痒得难受,但他很坚强,脸上依然有笑容,依然充满着对病的蔑视。高洪波说道,张贤亮很重情义,他有一颗童心、喜欢热闹,好交际,人经历比较大的磨难之后,很多事情看得比较淡,也比较透。

@王久辛(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张贤亮曾经说,他是中国第一个写性的,第一个写饥饿的,第一个写城市改革的,第一个写中学生早恋的,第一个写劳改队的……发生在张贤亮身上,有关“第一”的故事很多。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作家王久辛说,张贤亮是新时期文学界的扛鼎作家,“如果没有他的《绿化树》《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新时期文学界会像天缺一角。”张贤亮前三分之一的人生有些磨难,中间创造了一生辉煌的作品,晚年的三分之一又创造了影视城。是一个伟大的人生。他是了不起的人,学到老用到老,创造到老。

@鹦鹉史航

张贤亮去世了!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食色性也,都是被他启蒙不少,从《早安朋友》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但印象最深的还是《绿化树》,那里的饥饿与最终找到的食物,糨糊变贴饼子,像《伊万·丹尼索维奇的一天》。汪曾祺真是写家常美味,张贤亮则是写饥饿最好的调味品。

@陆川

这个时代我最喜爱的文学大家之一。《灵与肉》《绿化树》等震撼人心的作品肯定会载入中国文学的史册。

@崔永元

“文革”中,他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为了活着,他受尽了屈辱。“文革”结束,他拿起笔以小说的方式开始了对那些荒唐岁月的回忆与反思。张贤亮先生,天堂中没有流氓,您可以放声歌唱。

@六小龄童

刚结束了在南昌大学的讲演就得知著名文学家张贤亮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的消息,作为父亲的至交、我的贤亮叔叔永远离开了我们,深感震惊与悲痛,我还保存着您给我的题字“子承父业出神入化,两代猴王永世佳话”,谢晋导演的电影《牧马人》改编自您的代表作《灵与肉》,愿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