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44岁父亲捐肾救子 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

02.09.2014  19:19

  在铜陵县钟鸣镇金山村有这样一位村民,他叫盛明富,今年44岁。妻儿在相距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被查出患有肾病和尿毒症。在儿子生命垂危时,盛明富毅然把自己的一个肾捐出,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演绎了一段亲情大爱。

  而在这背后,还有一个故事。一个90后女孩,远在外地,试图为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家庭带去一些希望和未来,在做着自己的努力。

  一篇文章牵出感人故事

  “请你们帮帮这个家庭。”近日,一篇《妻儿皆患尿毒症,父亲力排众难捐肾救子》的文章在网上、论坛上传播,感动了很多人。记者几经周折,联系到了文章的作者。

  女孩的名字叫盛丹丹,1992年出生,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生,从小就在金山村长大。

  “我和盛明富的儿子盛江徽是小学同学,过年的时候就听村里人说,盛江徽得了尿毒症,他妈妈得了肾病。”盛丹丹说,今年暑假回到老家,在爷爷奶奶家吃饭,奶奶告诉她,盛江徽的父亲将肾捐给了他,花了很多钱,现在家庭非常困难。

  “我们是一个村的,虽然没有亲戚关系,但是他家的情况让我很难过。”在盛丹丹看来,这个家庭太苦难,妻子和儿子同时患病。而盛明富正值壮年,舍弃健全的身体,只为换得儿子的生命,这份深沉的父爱令人动容。

  妻儿的病像天灾人祸,这个普通的农民根本无法承受。出于同村人的感情,盛丹丹写出了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我将文章发到自己的社交平台,在微博等平台上寻求大家的帮助,还在高校的BBS上发帖。”远在上海的盛丹丹一直在为这个家庭忙碌着。她还在铜陵本地的一些网站发帖,希望能引起社会的关注。

  遭遇不幸妻儿先后患病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让这个90后女孩如此揪心。其实,在群山环绕的小山村里,这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病魔夺走了他们宁静的生活。

  9月1日,山野里,风吹稻浪,微微泛黄的稻田,再过不久将变成金灿灿的一片。盛明富双手背在身后,踽踽独行在田间小径上,儿子盛江徽穿着睡衣,站在院子里,望着父亲。

  去年5月的一天,盛明富正在码头上拉着一辆大板车艰难地爬行,一个电话让他慌了神。电话里说,妻子被查出了慢性肾炎。

  7月的一个下午,又是一个电话,接到电话后,盛明富脸色惨白,“儿子的工厂打来电话说,盛江徽在工厂晕倒了。”在杭州的一家医院,儿子盛江徽被查出尿毒症,需要尽快换肾。

  “老天真会开玩笑,那段时间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活过来的。”对于盛明富来说,不到两个月,妻子被查出肾炎,儿子又被查出尿毒症,犹如天塌了下来。

  盛明富带着儿子辗转各大医院,得到的答案都是要赶紧换肾。“他是我唯一的孩子,豁出命我也要救他。”一次儿子透析完,盛明富看到儿子身体痉挛到佝偻着身子,他决心将自己的肾捐给儿子。

  义无反顾父亲捐肾救子

  捐肾有太多不确定的风险,盛明富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捐一个肾,身体肯定大不如以前,万一再有个三长两短,这个家就完全塌了。亲戚们劝他三思,村里的人也叫他考虑清楚。

  “爸,我不要你的肾,我们可以等合适的肾。”盛江徽不愿父亲冒生命危险。盛明富心中也是千言万语,“孩子,等到何年何月才有合适的肾源,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等,哪怕等到了,爸爸也买不起。”

  去年12月份,盛明富偷偷跑去合肥,到省立医院作全身检查,结果配型非常吻合。“儿子有救了。”盛明富欣喜万分。妻子邱美香看着儿子和丈夫,先是喜极而泣,随后又陷入愁绪中。

  经过一系列前期准备,今年7月2日,父子俩一起被推进了手术室。不幸中的万幸,手术非常成功,父亲的肾,在儿子的体内一切正常,给了孩子一次重生的机会。

  从麻醉中醒来,睁开沉重的眼皮,“江徽还好吗?”盛明富第一句话问的是儿子。主治医生也情不自禁为他竖起大拇指:“你是一位勇敢的父亲。”

  入不敷出他们急需援助

  手术虽然成功了,但是苦难并没有就此过去,7月20日,父子俩出院回到家以后,更多的困难还在等着他们。

  从去年妻儿查出病之后,一家人便没有了收入来源。家里现在有两个病人,需要很多钱去买药,早已入不敷出。“现在家里的生活费用和治疗费用就只能靠亲戚和邻居接济。”盛明富心里很着急,换肾以后,父子俩三年内都将丧失劳动能力。邱美香也出现了早期尿毒症的症状,母子二人每个月光吃药,就要五六千元。

  群山中的金山村,村民们并不富裕,但是有不少人热心地送来200元、300元,一对年迈的夫妇生活困难,也拎了一只鸡上门。村民和亲友的这些点滴之恩,盛明富希望有回报乡亲们的一天,“他们在我最艰难的时候帮我,只要我没有倒下,恩情一定要还。”

  这位中年人从不畏惧生活的艰辛,他说,他从来不在外面掉眼泪,“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不过,惟有谈到孩子的时候,他抑制不住哽咽起来。

  “这位父亲,像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爱家庭,爱孩子,这份朴实伟大的父爱深深触动了我。”盛丹丹说,她虽远在上海,却还和他们保持着联系,还在通过各种途径,继续为这个家庭寻求着社会帮助。(铜陵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