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芯片,成就大产业

20.05.2016  06:19

  立夏时节,草木成阴。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宏晶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格子间里座无虚席,有着4年研发经验的IC设计工程师刘繁影在电脑前忙碌着。室温宜人,但她额头上还是布满一层细密的汗珠。 “我在做视频芯片的模拟信号处理模块的设计,设计完成后,将与其他40多位研发人员的成果进行集成。 ”刘繁影一边在电脑前调整设计方案一边说,芯片最终将被运用到平板显示、智能制造、高铁、汽车、工业、广电、医疗等领域的显示终端设备中。

  “集成电路俗称芯片,我国在这方面起步晚,相关企业规模小,每年需要大量从海外进口,像合肥的家电、面板显示、汽车电子和绿色能源等产业,每年需要各类芯片数十亿片,价值约300亿元。 ”公司董事长刘伟告诉记者,缺“芯”,不仅制约着中国制造的升级,也不利于国家信息安全。 “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自力更生,我们坚持自主创新,陆续完成多项国内外领先技术产品开发,并成功实现产业化。 ”他说,目前企业拥有187项自主知识产权,去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年均增速不低于50%。

  “你注意到那个视频展台方案了么,它的核心就是芯片,在这样一台机子中,芯片占到整个成本的70%左右。 ”会议室里,刘伟指着产品展示柜中一台多媒体投影仪说,他们用两年时间突破了源头技术瓶颈,使得芯片质量大幅提高,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商业模式的改变。 “这款投影仪既可以抓拍,又可以存储,在降噪、清晰度、处理速度上,丝毫不比国外产品逊色,而且跟过去动辄十几万元建个多媒体教室相比,现在只要三分之一的钱就可以搞定。 ”他告诉记者,小芯片蕴含大智慧,小芯片造就大产业,如今这款多媒体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并将老式多媒体技术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上游研发技术的日新月异,直接推动了上下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合肥芯碁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的超洁净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调试即将出厂的产品。这家为芯片制造商提供生产设备的年轻企业,已成为集成电路领域的翘楚。

  “激光直写光刻设备可以大幅缩短芯片生产的周期,将直写制版速度从早期的几周、几天、几小时缩短到几分钟,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基本上为国外产品垄断,国内高端生产装备全靠进口。 ”芯碁公司总经理方林说,他们研发并生产出的激光直接成像设备,设备的线宽分辨率、对位精度、产能三大核心指标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效率提高1.8倍,打破了国外高端激光直写曝光设备的垄断,填补了国内高端集成电路装备产业空白。 “产品投放市场后,进口设备价格直线下降,比如130纳米制板光刻设备由一台1500万元降到800多万元。 ”如今,羽翼渐丰的芯碁公司已经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与欧美和日本等行业巨头直接“过招”。

   记者手记

  打破国外垄断的激光直接成像设备,改变多媒体业态的视频展示方案,填补国内空白的超宽带功率放大器……这一切的成就都要归功于芯片技术的突破。

  小小的芯片,于毫厘间展示尖端科技,于方寸间蕴含无穷智慧,关乎国家信息安全和产业安全。一两元的芯片产值,就能带动10元左右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进而带动100元左右的GDP增长。但这一行业长期以来被国际巨头垄断,我国绝大部分芯片需求依赖进口,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成当务之急。

  破解“缺芯”之痛,创新是突破口,合肥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就是这样的范例。短短3年,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合肥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

  唯进步,不止步。记者在基地采访真切感受到这股孜孜以求的创新韧劲。方林就坦言不管怎么样,都要把芯片做成,对得起自己当初的决定。也正是靠着这份不忘初心的执着,芯碁成为全球少数生产高端激光直写曝光设备的企业之一,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新的秘笈在哪里?靠技术,靠人才,靠技术团队攻坚克难。这需要加强产学研推合作,引进和培养一批集成电路专业和高端人才,让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政策链接

  根据省政府相关政策精神,针对我省家电行业所需的图像显示芯片、变频智能控制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功率半导体模块、特色存储器芯片,实施家电核心芯片国产化工程;在汽车电子、计算机、通信、北斗卫星导航、智能交通等领域,推动产学研用结合,逐步形成芯片设计制造和应用的联动发展。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落实国家有关集成电路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关税等优惠政策;对省内家电、显示面板、汽车制造等终端企业采购应用本省生产芯片或芯片设计企业在本地流片、检测、封装的,可由同级政府给予适当奖励。对获得国家“核高基”专项支持的项目,按国家要求比例安排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对重大并购重组项目,给予贴息或补助支持。省级财政安排集成电路产业专项引导资金1.2亿元,支持合肥集成电路基地建设,重点支持27个项目,去年底已通过“借转补”等形式,将资金拨付至基地平台类、制造类、封装测试类、设计类等重点企业。合肥市通过“1+3+5”政策体系,2015年度支持集成电路项目财政资金超过1.3亿元,同时还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积极组建200亿元专项并购基金,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新区通过“2+2”政策体系,强化资金支持,整合多方资源,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促进集成电路企业和人才的集聚,提升产业的总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产业背景

  集成电路又称“芯片”,被喻为工业生产的“心脏”,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普遍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类电子、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根据我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到2017年,集成电路产业总产值达300亿元以上,我省设计生产的芯片在省内显示面板、家电等领域得到应用,初步建成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到2020年,总产值达600亿元以上,显示面板、家电、汽车电子等芯片本土化率达20%左右,建成以合肥为中心、辐射皖江城市带、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力争进入国家产业发展布局。 2015年,合肥市凭借其巨大的消费市场、相对的人才优势以及较好的优惠招商引资政策等优势,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已集聚近100家集成电路核心、关联企业,形成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专用设备、材料全产业链格局。全年基地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9.6亿元,同比增长26.2%。

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 安徽吹响转型发展新号角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 鲍亮亮 李跃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