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二院一项研究表明:6小时内为脑出血清除黄金时间

15.05.2014  17:52
  本报讯  (记者冯立中  通讯员王红梅  钱迎迎)患者因脑出血导致深度昏迷,如果不及时将颅内血肿清除,将性命不保,但是什么时候清除效果最好?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项研究表明:出血后6小时内手术是颅内血肿清除的黄金时间。研究表明,此时间内采用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立止血进行治疗,比常规等待出血稳定后再进行手术,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要好得多。近日,这项研究通过专家鉴定。   对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近年来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外科开颅手术创伤大,治疗费用高昂。采用微创手术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是一种新技术,但是手术时机一直存在争议。一般来说,血肿形成6小时,其周围的脑组织开始发生变性、出血和坏死,因此手术应该在6小时内实施。但是,由于6小时内血肿尚未稳定,此时手术发生再出血的风险较大,手术医生也难以在直视下对血肿进行清除。对此,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设计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6小时内采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血肿清除的同时,应用蛇毒血凝酶(立止血)持续止血治疗。经过对治疗组(6小时内手术)34名患者和对照组(6小时~48小时内手术)35名患者的疗效观察,6小时内的超早期手术效果明显。而且,治疗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分别低于对照组。   专家认为,在脑出血6小时内进行微创清除血肿,不仅可以去除血肿的占位效应等直接损害,亦可以减轻由出血所致的继发性脑损伤——脑缺血和脑水肿,减轻血肿分解产物,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载《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