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大带小探新路——安徽宁国节约集约用地纪实

12.06.2016  14:23
          2016-06-12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洪曙光 崔宇晨 程棋奎
       
       
        坐在开往安徽省宁国市梅林镇阳山村的车上,记者望向窗外,只见蜿蜒的山路两侧,零零散散地分布着农田和住宅,偶尔还会见到种植在山坡上的茶田。“ ‘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对宁国的真实写照。”宁国市国土资源局梅林国土所所长汪建平告诉记者。
        宁国市地处皖东南,市域面积2487平方公里,综合经济实力自2000年以来连续多年居安徽各县(市)首位。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宁国走上了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之路。
        宁国市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意见》、《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用地节约集约用地实施办法》等11项配套政策,建立节约集约激励约束机制。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为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自2012年起,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奖”,以亩均产出率、亩均税收为标准对园区企业进行考核,突出以“亩均效益”论英雄。
        国家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港口生态工业园区是宁国市内两个用地大户,也是提升全市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牛鼻子”。对此,宁国抓大带小,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节约集约。
        严格项目“用地准入”。宁国市规定,所有建设项目用地在乡镇统筹办初审把关的基础上,再由国土部门严格依据建设用地标准进行用地预审。
        “项目经市项目委员会、规划委员会、国土资源利用委员会层层把关审核通过后,交由市政府统筹规划,落实用地指标。”宁国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江泽洪告诉记者。
        规划提高“供地门槛”。所有入区入园的项目,亩均投资强度不得低于150万元,年税收不低于10万元,销售收入不低于300万元。对亩均投资超过300万元的,按实际使用面积予以奖励。对固定资产投资内资5000万元以下、外资10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统一安排进入中小企业产业园内的标准化厂房。
        大力开发“工业地产”。鼓励企业新建多层标准化厂房,并按每平方米100元对企业进行奖励,增加一层相应上调50元。到2014年,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建成标准化厂房136.25万平方米,其中四层以上8.4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40家。市政府实施配套优惠政策,对租赁厂房的企业每年给予每平方米60元的租金补贴,3年内实施税收减免。
        自2000年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宁国市企业数量由最初的10余家发展到了如今的1000余家。由于发展初期产业布局混乱、部分企业产品销售和利润下降,一度出现续建项目停滞导致的土地闲置现象。与此同时,一些颇具发展前景的高新企业却因土地资源有限而无法扩大生产规模。面对此形势,宁国提出通过“腾笼换鸟”引入有实力的企业,收购盘活停产、破产企业资产,发展新项目。
        2014年初,宁国欧凯密封件有限公司正式收购了当时处于破产清算的宁国中淼精线有限公司,通过改造破产公司遗留的厂房等设施,迅速上马了汽车减震器油封项目。据了解,汽车油封项目2016年全面达产后,公司可新增销售收入2.3亿元,新增利润3450万元,新增税金2760万元。
        “2013年,经省国土厅批准,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利用’试点,开创性实施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产出率,优化区内用地结构与空间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宁国市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局长李旺生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