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简政放权向纵深推进

05.01.2016  10:05

  今年以来,在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建设,行政审批、投资审批和商事制度改革等领域,我省出台一系列重要举措,将简政放权向纵深推进。

  摸清权力底数,厘清权力边界,织牢制度笼子

  ——四级政府权责清单全覆盖,继省级政府保留权力事项精简68.3%后,16个市级政府平均保留权力事项2200项左右,精简50%以上

  7月1日,全省1251个乡镇政府和252个街道办事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面公布。这是安徽在简政放权、建设法治政府领域的又一重大举措。至此,我省打通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成为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乡四级政府“两个清单”全覆盖的省份。

  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是以法治方式推进和巩固简政放权成果的基础性制度。中央要求省级政府2015年年底前、市县两级政府2016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政府部门、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权力清单公布。

  安徽敢为人先。在去年率先公布省级政府“两个清单”的基础上,今年以来,紧锣密鼓推进政府“两个清单”制度建设向基层延伸。 3月1日,16个市、105个县(市、区)政府“两个清单”全面公布。 4个月后,乡镇政府“两个清单”全面公布。安徽各级政府“两个清单”公布时间,均较中央规定时限远为超前,为全国范围内推行政府权责清单提供了有益经验。

  编制、实施清单的过程,即是对行政权力清理、规范的过程。省市县乡四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编审坚持权责法定原则,着力使政府权力“做减法”、市场社会活力“做乘法”。继去年省级政府保留权力事项精简68.3%后,今年以来,经过清权确权,16个市级政府平均保留权力事项2200项左右,精简50%以上;62个县级政府平均保留2600项左右,1251个乡镇政府平均保留150项左右。以清单摸清权力底数、厘清权力边界,改变了政府部门权力过宽、权界模糊的状况。

  健全权力运行监管配套制度,是确保“两个清单”落地生效的关键。今年以来,我省部署建立省市县三级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政府权力清单运行平台,努力实现政府权力运行数据电子化、流程标准化、办理网络化、信息公开化、监督实时化。合肥、蚌埠等市先行开展行政权力事项数据入库,初步实现网上试运行。亳州市探索将能在网上细化量化的权力和责任事项,全部纳入网上管理,实现“群众点键、数据跑腿”。芜湖市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实时公示清单中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权力事项运行结果,以有力的社会监督防范违法用权。

  为企业松绑减负,为创新清障搭台,为发展积蓄动能

  ——我省新版地方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核准事项同口径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凡是国务院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我省第一时间衔接落实

  治世之政,居敬行简。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努力实现“双中高”发展目标,需要将简政放权向纵深推进,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减负,为创业创新清障搭台。行政审批和投资审批等领域改革,正从重数量向提高含金量转变。今年4月,省政府发布《安徽省地方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修订本)》。新目录中共有10类37项核准事项,与2004年本相比,同口径减少三分之一以上。除国家目录明确要求省级政府核准的事项,其他原则上下放市县政府核准。对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事项,一律不再作为核准的前置条件。

  凡是国务院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我省第一时间衔接落实。今年初,对应国务院第七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等事项,我省取消7项行政审批项目、67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并将82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取消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有26项,涉及证券、保险、土地估价、公路水运、金融理财等多个专业领域。工商登记“先照后证”改革范围扩大到石油成品油批发和零售经营资格审批、价格评估机构资质认定、资产评估机构设立审批、经营港口理货业务许可等。

  [1]  [2]  下一页 [ 编辑: 郝倩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