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埇桥区和谐水利惠民生

14.11.2014  14:20

  突出“五个结合” 创新“六种模式

  宿州市埇桥区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是宿州市唯一市辖区。全区国土面积28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2万公顷,人口180万,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水利的基础地位尤为重要。

  2008年以来,埇桥区按照宿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通过三年恢复性工程建设和三年提升工程建设,农田水利成效显著,至2013年底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6.1万亩,占全区农田总面积的77.6%,除涝面积达到133.3万亩,占全区易涝耕地面积的79.8%。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将得到明显的改善,作物抗御旱涝灾害能力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省“江淮杯”水利评比中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

  科学规划,多措并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稳步推进

  2013年以来,全区紧紧围绕安徽省政府提出的“5588”行动计划,深入贯彻落实省政秘100号、省水农100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水利规划委员会的指导、审核职能。区农田水利规划委员会分别对国土、农发、现代农业、农委、扶贫、小农水重点县等涉水项目的年度实施方案或初步设计进行审议,确保各涉水项目严格按照《宿州市埇桥区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五年规划(2013~2017年)》实施。区水利部门根据五年规划,充分结合各涉水项目年度实施方案,编制了《宿州市埇桥区2014年度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实施方案》,并经水利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区政府年初及时调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成员,并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其他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领导。各乡镇也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水利部门直接抓。根据部门职责,层层落实责任,财政部门负责按工程进度划拨资金,保障资金跟得上;审计、监察部门负责资金监管,保障资金安全;水利部门负责技术指导,保障工程质量;各乡镇负责组织发动群众,加快工作进度,确保按时竣工,形成了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真抓实干的良好局面,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突出重点,五个结合。一是坚持农田水利建设与建设美好乡村相结合。以统筹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为主线,按照“河势稳定、引排通畅、水面清洁、岸坡美观”的要求,通过“塘坝扩挖、塘坡整理、涵闸修建、绿化美化、加强管护”等措施,推进美好乡村建设。2014年“八小”水利民生工程在该区桃园镇光明村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真正体现了村美、水清、岸绿、风景宜人的景象。二是坚持骨干工程与小区治理片相结合。大营韩圩治理片与重点沟河治理相结合,以治理农田内涝为重点,以大沟为单元,进行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坚持排灌结合、旱涝兼治,疏通中小沟,恢复田间沟,治理地头沟,配套闸涵桥,完善田间给排水系统,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坚持农田水利建设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相结合。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要求,全面整合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高标准粮田基地,打造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2014年在灰古付湖、八张;朱仙庄朱庙;蒿沟乡高滩等村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四是坚持农田水利建设与扩大水源工程相结合。按照“能灌能排、旱涝保收”的要求,通过实施农村沟河清淤、泵站更新改造、机井建设与配套、塘坝扩挖等工程项目,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增加调蓄能力,调控时空布局。五是坚持农田水利建设与培育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相结合。针对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对水利基础设施的迫切要求,提高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调动生产者积极性,推进土地流转。以该区桃园镇“”外桃源为例:结合现代农业和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项目,进行土地整治,废田改造,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初具规模的“”外桃源生态农业生产基地。

  加强管理,严把质量。坚持全面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结算审计制、监督全程制“六制”,完善“建管办-质监站-监理部”三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工程联系机制,区政府成立了冬修重点工程指挥部,对重点工程的测量、放样、治理标准、工程质量等全程进行监督,力争做成样板工程、示范工程。同时,区政府分管负责人不定期调度水利工程建设,及时协调处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规划合理科学、工程建设规范有序、工程验收从严把关,从而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聚合资源、联动共建。按照“政府统筹、资金捆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目标管理、各记其功”原则,把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实施项目联动共建,发挥“一事一议”作用引导群众筹资投劳,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农田水利建设集聚,破解了长期以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乏力的问题,将“小农水”项目变为“大水利”工程,起到了“建成一项,带动一片,发展一方”的作用,建设成效倍增。2014年度,全区计划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73亿元,其中,财政投入资金9000万元,筹集“一事一议”资金6200万元,盘活民间资金2100万元。

  创新机制,加强管护,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提升

  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不明、管理缺位的现状,大力推行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明晰用水权、搞活经营权、落实管理权,探索新机制,逐步形成管护新模式。

  分级管理模式。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分类,分别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形成由镇、村、组或用水小组、个人分级负责的管理体系。完善以村级水管员为管护主体的基层水利管护机制,将村级水管员纳入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该区灰古镇镇级负责灰古站等2座小泵站、引水沟闸等5座小(2)型水涵闸的管理,平时聘请水利员作为站闸管理员进行日常管护,防汛抗旱季节由镇组成4人技术专班负责小泵站、涵闸正常运行和管理,每年镇投入经费近3万元。村级39座小泵站、小涵闸、塘坝等由各村负责管理,费用由村集体承担。个人或合伙投资兴建的村塘、机井等水利设施,由个人或用水小组负责经营和管理。

  协会管理模式。以行政村为单元,按工程受益范围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充分发挥农民自主管理的作用。协会通过公开竞聘或推选的方式确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专管人员,签订管护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和经费保障等。纯公益性的沟河、泵站、渠道等设施多采取这种模式管理。该区西二铺乡小刘家灌溉站组建用水者协会,落实专人专责,组织对水的调配、水费的收取、灌溉成本核算和工程维护管理,确保小农水工程有人管理、有人维护。

  统一管理模式。由镇级政府聘请专人对投资建设的小农水设施进行专职管护,明确责任,统一管理。该区灰古镇对抗旱机井管理就是采取这种模式。近几年,该镇利用项目支持统一打机井解决农民抗旱问题,全镇机井达995眼。为加强机井管理,镇制定了详细的管理细则,对995眼以村为单位逐一登记造册,每村机井确定一名村干部、一名村水管员为责任人,负责机井抽水及日常管护,并纳入干部和村级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出资10万元建立维修管护基金,成立由灰古水利站组成的维修专班,负责机井设施的维修保养。

  委托管理模式。对纯公益性的设施,如机电井、流动泵站等,通过自愿或用水户推选具有公德心强、有一定技术的农民,确定承包或委托管理人,与村或用水小组签订委托管理合同,明确经营权和管理权。该区灰古镇将流动抽水泵站承包给淮河种业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负责流动泵站的日常管护和运行。抽水价格严格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管理人以抽水所得作为管护报酬和日常维修经费,自负盈亏,维修改造费由镇承担。

  承包经营模式。鼓励各种民间资本通过投资等渠道进入小农水管护体系,对具有灌溉和养殖等多种功能的准经营性小农水设施,如水库、塘堰等,进行招标发包或由农户投资扩挖改造,发展养殖业,承包户负责塘堰的日常管护,实现承包经营与设施管护有机结合。该区桃园镇光明村、市外桃园等在当家塘整治后,由种粮大户或专业合作社采用承包方式获得经营权,并负责日常管护,以养殖收入抵付管护费用,既较好地发挥了村塘的蓄水灌溉作用,又解决了日常管理问题。

  购买服务模式。积极探索水利民生工程政府购买服务新途径,充分发挥政府主导、部门考核、乡镇实施的方式,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机制,将小型纯公益性水利工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入农田水利管护体系,以物业化管理。 区政府建立健全综合性评审机制,区水利部门对社会购买服务实行绩效管理,对项目资金和业务监督管理,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全过程跟踪监管,确保购买服务政策执行公开、透明、规范、有效运行。

  积极谋划,绘就蓝图,力争农田水利建设再上台阶

  根据埇桥区水利发展规划,至2017年底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3万亩,占全区农田总面积的85.5%,水利工程效益进一步提升,防汛抗旱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确保水利建设持续造福180万埇桥人民。

  以人为本,突出建后管护,着力打造“保障型水利”。牢固树立“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建后管护,建立健全一套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可推广的管护新机制,使水利工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增产增收的“保障工程”。

  严格管理,突出综合整治,着力打造“生态型水利”。切实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造林绿化、生态修复力度,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强化“三线三边”和农村河道整治,再造碧水蓝天,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配套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水环境面貌。

  民生为先,突出富民惠民,着力打造“民生型水利”。始终坚持“民生为先、富民惠民”的水利发展理念,突出农田水利设施、“八小”水利工程、重点县建设“三个抓手”,完善灌排配套渠系,畅通水利设施“神经末梢”,确保老百姓涝能排、旱可灌,进一步扩大民生水利成果,确保让水利更好地惠泽百姓、造福人民。

  同时,针对埇桥实际确立“5432”目标,即未来5年着力构建埇桥区防洪除涝减灾体系、高效节水灌溉体系、供水保障和人畜饮水安全体系、水利投资融资和管理体系、河渠田林路生态体系等五大体系;保障全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四项安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田水利技术和服务水平等三个提高;完善农田水利投融资体制和农田水利管理体制两项机制,努力实现“渠通河畅、灌排自如,水清岸绿、饮水安全,管理民主、良性运行”的发展目标。 (袁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