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五字诀”强化文化民生督查考核

08.07.2016  03:42

宿州市文广新局(旅游局)紧紧围绕“全面提升、特色凸显”的工作目标,创新文化民生工程督查考评机制,以“早、全、严、实、细”五字诀扎实开展民生工程督查考核工作,保证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的两项民生工程科学规范实施。

压实考核任务,突出一个“”字。一是早部署。根据文化民生工程的具体目标任务与建设要求,及时召开全市文化民生工程工作调度会,下发《关于印发2016年文化两项民生工程考核的通知》,市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各县区文广新局局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考核督查小组,把目标任务逐条逐项进行分解,逐级逐层下达,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二是早实施。全市文化民生工程“送戏进万村”工作在年初及早完成招标工作,保证春节期间全面启动。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广泛开展送春联、书画展、“迎新春”农民体育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各场馆接待群众80余万人次。

完善考评机制,突出一个“”字。一是市局进一步健全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出台了《“两项”文化民生工程考核办法》。二是细化量化考核目标,将全年两项文化民生工作细化为服务设施与环境、开放时间和服务内容、服务管理与监督等13个大项、139个小项,做到目标明确,指标细致。三是突出短板效应,总结往年文化民生工程建设经验,着重在信息报送、社情民意、创新举措等项目上提高分值,对挪用公共文化场馆场所、未按规定免费开放等现象实行“一票否决”。

落实考核评价,突出一个“”字。积极创新举措,加大对各县区文化民生工程监督检查力度,实行每月有检查、两月一排名,切实保证文化民生工程真正惠民。一是做好定期调研明查和不定时暗访相结合。在每月月底定期赴各县区进行调研明查的基础上,采取“不打招呼、直奔基层”方式,不定时对全市119家公共文化场馆进行抽查暗访,突出加大对偏远、贫困乡镇文化站的督查力度和次数,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挡。二是做好效能考核和“回头看”相结合。强化对基层站馆的效能考核,增加公共文化场馆8小时工作时段的督查次数,严禁出现站馆关门、工作人员迟到、早退等现象。对检查中存在问题的场馆实施反复督查,确保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做好全面督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在全面对县区农村文化活动现场和基层文化场馆督查的同时,重点查看农村文化活动回执单、演出场次、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活动开展等情况,系统搜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全面了解和掌握工程日常管理、资金拨付、后期维护、信息报送、工作创新等情况。四是做好问题反馈和创新推广相结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整改,当面予以评分,公开、公正地评价各地工作实绩成效。对各地亮点举措重点示范推广。今年以来,宿州市局已明查暗访全市公共文化站馆74家,占全市总站馆119家的62%;向县区下发督查通报3次,通报各类问题50多个,创新举措和好做法30余例。

强化资金监管,突出一个“”字。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协同财政部门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检查,按照采购计划、合同执行、质量效果、资金使用等环节进行动态跟踪督查,统筹合理拨付专项资金,确保文化民生工程资金真正用到实处。每月梳理汇总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对各县区文化民生工程发放资金、活动场次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撰写月度分析报告。

整理考核资料,突出一个“”字。按照工作标准化、精细化的要求,认真整理目标责任考核电子化文档,及时汇总在日常考核和月度督查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文件、资料,细化督查台账登记的时间、对象和完成情况等,动态统计每月各县区督查评分分值和排名,力求将所有档案收集完善齐全,整理有序规范,保管利用方便。今年以来制作电子文档共计300余M,细致准确地反映了考核工作的真实性。

通过采取上述举措,宿州市文化民生工程的督查考核工作实现全视角、全覆盖,无死角、无空档,保证了督查考核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化文化站馆工作人员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文化民生工程的满意度。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