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工商联访民意 “六多”建议出实招

27.08.2014  18:25

      为帮助企业破解经营难题,更好地推动我市非公经济健康有序发展,3月初以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下基层、接地气,问民需、访民意,就如何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服务征求意见。
      调研采取市县联动方式,组成多个调研组,由市委统战部和市工商联领导亲自带队,分赴全市各县市区,通过走访企业、调研座谈、到有关商(协)会专题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三门”(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问题进行集中调研。期间,调研组共组织召开各类民企座谈会25场次,实地走访企业211户,针对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三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受到全市民营企业的一致好评。
      3月17日至19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韩利民,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胡明达率调研组分别到广德和绩溪县调研,两县统战部、工商联有关领导陪同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广德明德竹木、正科传动、正欣经编、皖南竹乡土特产产销专业合作社,绩溪航佳集团、富凯不锈钢、海峰公司、合一电气、四方电子商务等企业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听取了企业家们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一行先后与两地部分民营企业家进行座谈。座谈会上,韩利民副部长鼓励企业家实事求是反映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与会企业家分别介绍了企业发展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针对“三门”问题,围绕企业用工、融资、市场公平等方面踊跃发言、深入交流,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企业反映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六难”上。一是政策多,执行难;二是门槛高,公平难;电力、石油、银行等垄断行业门槛高,民企进入难,地区间市场壁垒、民企国企获不同等待遇等,阻碍市场公平竞争;三是脸好看,办事难;四是缺资金,贷款难;五是缺人才,用工难;六是项目有,落地难。
      韩部长听取发言后指出,民营经济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公经济政策是否落到实处直接关系着民营企业的利益,我们要沉下身子,将这次调研做实,真正为民营企业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从调研掌握的情况看,近年来宣城市持续深化民主考评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行政效能和政务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但政府职能部门还存在越位缺位的情况,“三门”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投资环境仍需要进一步优化。针对“六难”问题,调研组提出“六多”建议。一是多宣传政策,强化政策导向;二是多设民间投资“路标”,为民间资本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服务;三是多做促进发展的“加法”,公开权力清单,缩减办事时限,提高行政效能,使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四是多举措缓解资金难题;五是多渠道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六是多途径推动民营项目落地。
      宣城市委统战部、工商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深入民营企业开展专题调研的形式,扎实开展“走基层、听民意、找问题、解民忧”专项活动,实地走访民营企业,分地、分企查找、分析制约、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和症结,提出解决困难的办法,力求尽快帮助企业打破“三门”障碍,解决“六难”问题,为企业和企业家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投资环境,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市工商联针对如何破解民营企业“六难”问题、落实“六多”建议,与市直有关部门进行沟通磋商,力争推动有关意见和建议尽快落到实处,发挥成效。

(责编: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