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实践出真知——陪读家长角色行为调查 

09.06.2015  13:30

  6月7日,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满天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到合肥市高考考点八中、一六八中展开了对“随迁型陪读家长”角色行为的调查。

  高考第一天,六月天,但天气凉爽。学校附近已经限行,交警在维持道路秩序。学校大门外,被各种志愿服务处及与考生相关的商业宣传处占满。隔离线外守满了等候孩子考试的家长。考点一片紧张气氛。

  上午九点钟,高考已经开始,满天星实践小队的队员来到高考考点与焦急等待的家长展开交流互动。此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以及访谈形式进行。旨在立足实践,收集数据,了解随迁型陪读家长亲子关系、人际关系、陪读动机等各方面的情况。在与家长的交流互动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有较大的关注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于学生离家较远,心理及生活依赖,或者学校要求等原因,为数不少的家长选择了陪读。在调查中一位家长表示,从孩子小学开始就采取陪读形式关注孩子学习,父亲工作,母亲陪读,这种方式在很多家庭中也有采用。 在问及陪读中与亲戚朋友等人的人际关系是否有疏远时,几位家长表示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中,一定程度上会有所疏远,但亲戚朋友也都表示理解。也有家长表示对孩子的关注不会影响其正常的人际交往。 家长还与小队队员聊起了孩子的压力问题,表示孩子们身体与精神上都承受着较大压力,在陪读中也会注意言行,不希望给孩子施加更大的压力。在第一场考试将要结束时,家长们站在校门口焦急等候,并相商不问孩子的考试情况,与孩子谈轻松话题。

  中午,队员们完成实践任务,并于考点前拍照留念。祝高考考生可以取得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