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优秀考研学子系列报道:之四

04.06.2015  17:04

欲戴王冠 必承其重

——访外国语学院优秀考研学子金扬松

人物简介:

      金扬松,男,汉族,1994年1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11级本科生,2015年考取上海理工大学翻译学硕士(MTI)。在校期间曾获得大学英语口语B级证书,普通话二甲证书,全国大学生英语知识竞赛安徽赛区一等奖、校一等奖,校“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优秀学员等诸多荣誉。在《读书文摘》发表题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师范生外贸职业素养提升研究”的论文。获得校科研创新单项奖学金,曾多次获得校级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一等奖学金等荣誉。

 

人物事迹:

        青春是一场电影。他是这部电影里的主角,在这其中演绎属于着自己的青葱岁月。在这部青春的电影里,他积极主动热情洋溢,他为当初定下的考研梦坚持不懈,谱写了完美的大学生活,他就是2015届外国语学院优秀考研学子金扬松。整齐的短发,朴素的外表,言语中还时常透露着幽默。

        连续四年都担任班长,其中有无数的辛苦和委屈,但他都一一克服。“作为班长真的很累很辛苦,但是却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正是由于多年担任班长的宝贵经历,使得他在复试上答辩自如,超常发挥。在复试中,获得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他说,“想到和做到是两码事,二者永远不能相提并论。”这句话是他担任班长期间的一句警醒语。诚然,于人之先缜密的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必要,但是怎么去做,怎么做才能完美解决才是至关重要的。多年的历练,让金扬松学长懂得如何协调好各个人员,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各项工作,我想这将是他日后一笔无可取代的人生财富。

    考研的路上有欢笑更有泪水,很多人都曾半途而废,可他依旧坚持并成功考取上海理工大学。支持他一直不懈努力的最大源泉便是兴趣。对英语无法言喻的钟爱之情,使他在繁杂枯燥的备考过程中甘之如饴,孜孜不倦使他在考研路上一路前行。

    谈及考研,他说考研要注意方法,贵在坚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役,因此劳逸结合很重要。“备考期间我会明确什么时间点学习,什么时候休息,学习时高效率利用时间,周末我会选择放松自己,出去散散步,而不是头脑不清晰的捱时间。”多少人在最初信誓旦旦说要考研,而最后又有几个耐得住寂寞辛苦?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为了梦想,即使失败也虽败犹荣。

    一个清晰的定位,明确具体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很多人眼高手低,金扬松给自己定的目标踮一踮脚就能够着。备考是一项漫长的努力过程,这期间只有认清自己的现状,坚守信念,才能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大一大二期间,他积极参加活动,为自己积攒下了广泛的朋友圈。他笑道,“考研时,朋友就是一种资源,我会向他们寻求意见,请教他们。”他在考研时钻研出了自己的复习办法。这也是他成功的秘诀之一。

  志存高远磨砺成才,现在回想起备战考研的时光,他非常留恋,虽然那时辛苦,但内心却是甜滋滋的。因为他在为梦奋战,青春电影里正需要这种为梦努力前进的青年,下一站上海理工大学,他梦想起航的下一站,在那里金扬松要为自己翻开新的篇章。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有了这份心志,他必定会越走越远,继续坚持梦想,为梦前进。

(学生记者:邢兰英 朱雅丽、梁爽)

    坚持到底不松懈

——访城建与环境学院优秀考研学子杨璇

人物简介:

      杨璇,女,城建与环境学院11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中共党员。在校期间,曾获得校学生会先进工作者、校青马培训“优秀学员”校三好学生、院优秀团员、安徽省双优生以及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校优秀团员、校三等奖学金。除此之外,还在校运动会上斩获各类大奖。今年考研中,以378的高分被浙江大学遥感信息与技术专业录取。

 

人物事迹:

      平凡朴实的她,没有靓丽的外表、无需奢华的装扮,眉宇之间却透露着一股聪慧劲拔的气质。一股硬气从那颗坚韧的心里闪射出来,用信念支撑着自己、用行动感染着他人,坚持到底就源于不服输的劲儿。这就是她——杨璇。

      人生时常面临着选择,就要看我们如何抉择。作出了某种选择,就要准备好倾尽全力。即使再苦再累,也不心生抱怨,自己选择的路即使跌倒也要走完!本就出身于农村的她,来到了钟灵毓秀的明皇故里凤阳,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校友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深的感染着她。考研的种子也许就是在那时候在心里生根发芽,因为想要追逐更加广阔的天空。如同她在运动会赛场上的角逐,输赢不是关键,赢得名次的人固然会得到众人的眷顾,但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同样也在为自己而感到满足。我们在乎的是奔跑的过程,和过程里的感知。

      经过了懵懂的大一,走向成熟的大二,稚嫩的脸庞显得不在稚嫩,童真的内心也不再童真。在校学生会的历练,已经让她成长的落落大方。能够独立的处理好生活中的工作、学习之间的纠葛。作为新人,进入校会时很辛苦,上有出类拔萃、工作能力极强的学姐、学长们,一起的有各个激情饱满的校友之间的竞争,每一件事,都得事无巨细。现在回想起来,忙碌的生活真的充实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也让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考研的路上荆棘丛生,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勇气,还有耐心和决心。在准备之后便开始默默地奋斗,每天早晨在室友的酣睡中拖着疲沓的身子从床上爬起来,抓紧洗漱后就匆匆赶往考研教室,抓紧一分一秒。在累了、倦了、想要放弃的时候,她都会想起在校会的那段时光,默默的在心为自己打气,以前可以做到的,现在就更应该可以做到。凭借着从心里闪射出的那坚韧的硬劲儿,她坚持下来了,并且成功了。

    《角落里的我》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角落,那将是我的天地。没有欢声,没有话语,可是我喜欢这样的寂静。在我的角落里,我做着最真实的自己。不用担心我会静寂,我随心所欲,忙着我的爱好兴趣,充实自己,这是我最快乐的事。为梦想而坚持,为坚持而成功。在最美的年华里,总算没有辜负自己。

      行百里者绊九十。这句话不无道理,她深知坚持的重要性,无论风霜血雨也要迎难而上。成功的花,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杨璇坦言,在看到自己用坚持换来的378分时,在亲朋好友为她欢呼时,她却在默默地掉泪。我想,这不是难过,而是对付出的肯定,这泪水里饱含了她的艰辛和辛酸,以及那一刻的喜悦,百味杂陈,不用言语渲染。而她将载着这满满的收获,去往一个更高的平台。

      回首三年走过这坎坷之路,她报之以笑说:我始终相信,星星会说话,石头会开花,穿过寒冬酷暑,终有春花满径、秋果满仓。

(学生记者:李金成  吴琴琴  许涛 傅琳琳)

”不我待  “”不止步

——访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优秀考研学子孙秋乐

人物简介:

      孙秋乐,男,中共党员。1991年10月出生,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11级学生。在校期间曾获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同时也获得校一等奖学金、特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除此之外,孙秋乐还获得了校科研创新单项奖学金、“炜煌”杯2013年安徽省大学生单片机应用技能竞赛三等奖等诸多奖项,201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连大学。

 

人物事迹:

      我们都希望站上舞台,成为舞台中央最闪亮的那一颗星星。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那一份成功,我们不知付出多少努力,流了多少汗水。今天,他成功了,成功考取大连大学。对于光阴,他惜时如金;对于梦想,他坚定追求;对于学习,他孜孜不倦。正如他的人生格言所写的那样:“时不我待,学不止步。”他就是孙秋乐,一个自我突破、坚定追梦的男生。

      不同于进入大学就如同脱缰的野马的大一新生,孙秋乐的大学生涯是从蚌埠人民坦克学院开始,半年的军事化管理让他撇去了大一新生的浮躁和彷徨。军人般的生活教会了他真诚、沉稳、好强、勇敢和自信,也让他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军校。在进入安科后,他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追求,而是用坚定的步伐和主动学习的热情让自己的梦想熠熠发光。

      考研这条道路上需要争分夺秒的竞争,日以继夜的汗水和坚持到底的意志。时间对于所有人是公平的,已经大四的孙秋乐遗憾的是回首过去的四年的时光,他并没有充分有效的利用每一分每一秒。逝去了就后悔了,他希望不要等我们回头看一路的风雨,却发现大学的时间只是被我们无聊的荒废。时不我待,面对未来,他一直这样认真的对待,无畏困难与失败。“考研并不可怕,就像经历过高考的我们,经历过我们才知其中滋味,获得经验才是最宝贵的。”他用自信而又轻松的笑容这样说。备考中背后的辛酸无人能知,但他没有担心失败,而是充满自信去迎接一切挑战并坚持到最后获得胜利的果实。

      正如歌德所说:“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在我们埋怨大学生活无聊时,孙秋乐却在抓紧时间学习,嫌时间远远不够用。这样对于学习的热情与他的环境也是息息相关。在寝室,他的寝室是学霸寝室,就算是平时也充满学习的氛围,学习和生活上相互影响,相互鼓励,共同为梦想奋斗!在班级,身为学委的他更要以身作则。“学习决定着自身的高度,实践出真知。”孙秋乐认为学习可以提高内在修养,丰富内在世界。他认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丰富的知识会伴随我们一生,知识的储备才是最大的武器。学习高度决定自身的高度,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足够的力量让梦想开花。

      学习之外的生活,当他感受到压力时,就会约上朋友一起去打篮球或者钓鱼。篮球和钓鱼两项截然相反的运动,却都是他的最爱。一动一静,一个充满激情,一个富有耐心,塑造了简单、热情又沉稳的孙秋乐。在比赛中,知识的储备至关重要,他喜爱制作小游戏,在游戏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获得诸多技能创新大奖,实践出真知,“知识学了就要用,实践自己才会更有价值。”他这样说。

      追寻军人的梦想从未停止,挫折无法停止他的脚步。因为调剂与理想学府失之交臂,但他没有悲伤,没有不甘,他的话语中只有更加坚定的希望。站在成功的舞台上,需要的不仅是付出、勤奋,还有一颗不畏挫折的平常心。

      蚌中的沙经过日夜磨砺才可成为一颗明珠;峭壁上的种子经过日曝风吹方可成为一株松。梦想不是简单的说说,需要用行动让这颗种子开花。学不止步,时不我待,他会用学习和时间去证明自己。

      (学生记者:邢兰英 吴怀卓 夏梦晴)

       

                                                                      (责编:李刚 学生编辑 :傅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