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科优秀学子系列访谈(之十四)

07.04.2016  10:57

扬帆踏浪  青春定光芒绽放
——访人文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骆承欣

(校大学生记者团    孙旋利  吴谦)

人物简介:

      骆承欣,女,汉族,1994年8月出生,共青团员,人文学院法学专业2013级学生。曾任人文学院院心联副会长,班级心理委员、学习委员。在校期间,顺利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获得省计算机二级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曾获校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大学生寒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社团积极分子等荣誉。

   

人物事迹: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学习永远是作为学生亘古不变的话题。“实践、创新、敬业、垂范”不仅是安科校训,而且也是骆承欣在学习上,始终牢记的学习态度。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她不认为自己是天才,相反,她觉得自己接受新事物很慢。但她并未因此气馁,她深知自己的情况,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端正学习态度,以勤补拙,相信有播有耘才能有所获。她在学习中坚定着“天道酬勤”的信念,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不放过每个知识点,积极与老师进行课堂互动。课余时间,她把图书馆作为自己放松身心的一个安静的角落,捧着一本其他人觉得枯燥乏味的法理书,读的津津有味,在知识面前她永远像个不知饱的孩子。 

  德国叔本华曾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才能完成诸多任务。”有一颗为集体服务的心才能为人信服。骆承欣作为学生干部,她积极为集体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工作勤勤恳恳,办事踏踏实实,不以工作小而大意、不以成绩丰而骄傲。老师眼里她是得力助手,同学口中她是尽责班委。

      学习、工作要认真,生活亦是如此,来不得半点马虎。骆承欣家境并不富裕,但她有一颗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心。自幼受父母的熏陶,她不攀比、不叫苦、始终认为吃苦是福,大一的时候她加入了法新社,积极参加“12•4”法制宣传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积极参与和突出表现,使她成为“社团活动积极分子”。大二时,她组织和策划了心理健康月和新生适应周的一系列活动,颇受好评。

  课余时间,她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获得了诸多荣誉:院趣味运动会团体第一名,院运动会三级跳远第一名,100米第三名。各种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身体素质,同时让她更有毅力去坚持自己的梦想,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更好的融入集体,更加的热爱生活。     

  三年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她感慨时光荏苒,人生快意匆匆。大学就是一个大熔炉,她在这几年里由大一最初的青涩逐渐变得落落大方。奖学金、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是对她的褒奖与勉励,也是压在她身上的一份责任。她说:“光辉终会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它激励我‘而今迈步从头越,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年轻的岁月快意而匆忙,年老的岁月寂寞而漫长。青春美好,时不我待,勿负韶华。在这青春里,扬帆踏浪,青春定光芒绽放。(特约通讯员:江旭聪)

(责编:汤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