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个超级灰霾监测站投入使用 可追溯PM2.5源头

30.06.2017  18:07

当天的空气中到底是雾还是霾,雾和霾的成分各占多少,霾中污染物来自哪里呢?在繁华大道上 合肥 市环保局的楼顶,安徽首个超级灰霾监测站已经成为一个地标性的存在,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可测污染物“个头大小”

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李菁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根据灰霾监测情况,一般将灰霾站分成初级站、常规站和超级站三类,而在合肥运行的灰霾监测站属于超级站,可检测100个参数。

“可以说超级灰霾监测站监测的项目‘更全面、更深入’。”在系统架构上,超级灰霾监测站主要分为3层:智能感知层、智能传输层和管理决策层,智能感知层就好像人类皮肤一样感知外界环境,通过颗粒物浓度与成分观测设备、大气成分观测设备和能见度与光学性质观测设备对大气中的灰霾进行全面分析,得到海量的原始数据,然后将数据传输给大脑——管理决策层。

从监测数据看,不仅可以监测PM2.5数据,还可以监测光反射数据、空气薄度数据、挥发性有机物数据、重金属数据。而超级灰霾监测站里面的粒径谱仪还可以测算出灰尘中大粒子和小粒子各占多少。更神奇的是,通过激光雷达技术,还可以准确地测出污染物的“个头大小”即垂直高度。

监测覆盖“江淮之间”

在这个超级灰霾监测站里,部分仪器是从美国进口的,总投资1200万元左右。一期投资700万元人民币,2013年试运行,可以监测到合肥及周边城市,如六安、淮南等地的空气状况。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随着超级站内配备更多的先进设备,其监测范围还可能扩大。此外,随着后续项目的跟进,将引进更多新设备,也可能在安徽省内其他城市规划建立超级灰霾监测站,全面分析污染成因,有针对性地治理空气污染。

知晓PM2.5都来自哪里

“合肥地区灰霾成因及防治对策的相关研究2014年曾形成初步结果,能准确告知市民当天到底是雾还是霾,雾和霾的成分各占多少,其中PM2.5都是来自哪里。”

据介绍,超级监测站监测目标主要为5个:PM10、PM2.5、PM1.0浓度(研究合肥市颗粒物污染水平);合肥市颗粒物时空演变特征;不同颗粒物化学成分(研究合肥市颗粒物污染特征);56种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臭氧的前驱体);大气光学特征及气象参数(研究合肥市灰霾形成机理)。

此外,早在几年前, 安徽省环境监测总站、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开大学和安徽光机所四家单位就联合通过超级监测站给PM2.5“把脉”。2015年,技术人员通过灰霾超级监测站建立空气质量预报模型,并在模型基础上实现对合肥空气污染的预报与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