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教师篇】以初心诠释共产党员的“最美”——安徽财经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刘桂根先进事迹
这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个子不高,头发花白,总是带着慈祥的微笑,看起来和蔼可亲。这又是一位可敬的老人,就是他在85岁高龄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救起一名落水女子,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他就是我校图书馆离休干部刘桂根老人。当我们走近刘老时,才知道这并不是刘老第一次救人。他曾多次救过落水者,也是大家公认的“小区好人”,更是一位坚持党性、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
“有人落水啦!”今年4月14日下午,蚌埠市龙湖健身塘内,一名年轻女子轻生跳进了塘内。喊声惊动了正在游泳的刘桂根老人。听到呼救声,老人立刻从几十米远处奋力向落水者游去。游到女子身边,老人发现她已经意识不清了,只是本能地不断拍打水面。刘老在水里调整了位置,将女子面部朝上,艰难地托住她,边踩水边寻找能够最快上岸的地点。十几分钟后,在众人帮助下,女子被成功地救上了岸。老人一下子瘫坐在地上,累得直不起腰来。面对前来接应的朋友,刘桂根老人说:“多亏了你们!你们再来晚点,我可就真撑不住了。”一起游泳的老朋友们埋怨道:“你都多大年纪了,还去救人?不要命了?”刘老笑了笑:“当时哪有时间想那么多。我只知道,如果这人不救,我会一辈子内疚的。”
经常在健身塘游泳的人大多都认识刘桂根老人,知道他水性很好,又乐于助人,多次在龙子湖、淝河救过落水者。但现在毕竟是85岁的高龄了,自从那次救人后,刘老因体力消耗过度而生病入院两个月,病痛的折磨让他一下子消瘦十多斤。医生还专门叮嘱他说,近期再不能下水了!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张金梅去医院看望老人时才得知,刘老早年做过手术,身体一直不好,后来为了强身健体才坚持游泳锻炼,慢慢就喜欢上游泳,还练就了好的水性。张金梅感叹:“刚开始听说刘老救人的事情还不太相信,毕竟年纪这么大了。这位有65年党龄的老党员、老同志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好好地上了一课党课。”
在今年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活动中,刘桂根老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也是此次评选活动中年纪最大的党员。在采访时,记者很想听听老人的人生感悟,毕竟85个春秋岁月中,一定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老人却总是笑而不语,但在谈到入党的话题时,刘老的话匣突然打开了。
“我的入党介绍人,都是30年代的老革命。当时他们告诉我:选择入党,就要把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要服从组织安排,听党的话,一心一意跟党走。”“那个年代的党员大多只讲奉献,不提待遇。当时组织上给他定19级工资,他坚持只拿22级工资。”刘老的老伴在一旁一起回忆着。
谈起记忆深刻的事,老人沉思了好久,又提到了另一件和水有关的事情。时间要穿越到1954年,那年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下了历时九天的特大暴雨。大雨引发洪灾,灾情漫延到蚌埠。淮河堤突发管涌群险情,随时有溃坝的危险。“雨再这样下,津浦线恐怕要保不住了。”刘桂根回忆。暴雨如注、水势凶猛,管涌群附近水位不明,险象环生,急需摸清水下情况。“同志们,跟我来!”关键时刻,刘桂根撸起裤腿大吼一声,纵身一跃率先跳入齐腰深的泥水中。一部分人抱着沙袋迅速筑起一道沙袋堤坝。另一部分人组成抢险队,哪个地方有缺口就马上冲上去。夜里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刘桂根和其他同志就抱着堵水物品站在水里。饿了,他们就在暴雨中啃着湿漉漉的馒头;困了,他们就站在水里打个盹。由于洪水的连续浸泡,早已让他们的双脚早已失去肉色,没有了知觉。八天八夜,刘桂根没有离开过堤坝。经过死守严防,大坝终于保住了,津浦线终于保住了,但刘桂根却累倒了。“那才是生死考验。但这是党交给我的任务,津浦线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保不住津浦铁路我就是罪人,哪怕拼了命我也要完成任务。”当年,刘老把抗洪当作是自己的一个任务,就像今天他把救人当作自己的责任一样,如果完不成任务,自己就是罪人,会内疚一辈子。
谈到年轻人,刘老认为:“江山代有才人出,现在的年轻人一代要比一代强。但无论身处哪个时代,咱们都得时刻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心里,把共产党员的党性记在心里。过去是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现在就是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片言只语,刘老用初心诠释着什么是“最美”共产党员。同时,他也用自己的人生故事告诉我们:一甲子的坚持、一辈子的信仰。
虽然刘老现在已经是85岁高龄,一辈子与图书打交道的他,爱看书的这个习惯却一直保持了下来。老人现在的生活很规律,每天除了打理自家小院的花花草草外,再看上三四个小时的书,已经成了他晚年生活的主要内容。在和刘桂根老人告别时,记者看到书桌上,一本已经有些泛黄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被工整地摆放在桌子中央,封面的金色党徽在阳光的映射下闪闪发光……
刘桂根老人在自家小院
(撰稿:党委宣传部 项鑫 学通社记者 王洁 江玉苗;摄影:党委宣传部 项鑫;审核:党委宣传部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