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营造创新愉快的人才发展生态
近日,总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合肥本源量子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悟源”,这是我国首个接入实体量子计算机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其相关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悟源’的问世是我们团队15年默默奋斗的结果,但也要感谢合肥高新区在外界对量子计算还充满质疑的时候,伸开双臂欢迎我们,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情。”谈到自己的创新创业历程,中科大教授、本源量子董事长郭国平心怀感激。
在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院,合肥中科智驰科技公司总经理江如海介绍,他们技术团队积累了10余年的无人驾驶技术,但缺少资金无法转化。关键时刻,创新院为其提供将技术推向市场的平台和启动资金,合肥高新集团提供天使轮投资,安徽省产业扶持政策也提供了很大帮助。“除了资金和场地支持,我们技术团队还获得了超过70%的股权激励。”江如海说,得益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大力扶持,他们1年多时间就实现了从技术成果到量产盈利。
“破除制约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层次障碍,全方位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让他们创新愉快、愉快创新一直是‘十三五’以来安徽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着力点所在。”省科技厅副厅长夏辑告诉记者,为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的“1+6+2”政策和支持“三重一创”、科技创新、制造强省、技工大省、大院大所合作等系列十条政策,逐步构建了涵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知识产权等多样化工具的具有安徽特色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2017年11月,我省发布《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提出将科研人员享受成果转化受益比例调高到70%以上,还“允许高校院所按规定自主分配、自主决定绩效工资,允许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允许高校教师从事多点教学获得合法收入。”作为此项政策的受益者,安徽工业大学教授张良安告诉记者,他没有想到,除了搞研究、做实验,还能出来创业当老板。凭借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核心技术,2016年张良安团队以部分成果作价350万元入股,成立了安徽海思达机器人公司。 “按照现在的政策,未来股份收益的70%都将直接奖励团队! ”谈起未来的发展,张良安充满期待。目前,我省有159家企业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激励人才2966人,激励金额6.29亿元。
将高端人才、成果、项目打包整体引进,是近年来我省在人才引进方面的成功做法。 2014年,《安徽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实施细则》正式出台,省级财政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择优对省内外、境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携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一流或国际先进科技成果,在皖创办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工作的科技团队给予扶持。扶持的团队按照A、B、C三类,分别给予1000万元、600万元、300万元债权投入或股权投资,取得良好绩效的,根据《细则》给予奖励。围绕“来得了、待得住和用得好”的目标,几年来,安徽便吸引了超过400个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带着科技成果落户安徽创办企业,项目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共引进各类高端人才1000余人。省科技部门还专门从中遴选了115个科技团队项目给予资金投入、股权奖励扶持,投入资金4.57亿元,带动各市投资30多亿元。一批高精尖成果正在江淮大地开花结果,成为引领创新安徽建设的源头活水。
[ 编辑:唐佑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