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进行时·安徽篇]“玻璃之城”蚌埠构筑“千亿硅基”

16.05.2016  11:54

  素有“玻璃之城”美誉的安徽省蚌埠市,汇合多方资源要素,加快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将其作为转型升级的主要引擎、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推动硅基新材料产业向“2020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迈进,引领带动蚌埠这座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升级。

  这里是蚌埠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公司的超薄电子玻璃的生产车间,在记者身旁源源下线的就是国内最薄的0.2毫米的超薄玻璃,目前这一厚度的玻璃已经实现了稳产量产。

  0.33毫米以下的系列超薄玻璃是手机、相机等高端数码触摸屏最基本的组件,其生产技术长期以来被日本、美国等垄断。目前,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有限公司0.33毫米以下系列超薄玻璃深受市场青睐。

  公司副总经理杨建强介绍:“今年一季度,我们已经完成了产值6000多万,力争全年完成3个亿的销售收入目标。”

  蚌埠市有着“玻璃城”的美誉,目前正建设以龙子湖区、高新区为核心区域、产业规模全省最大、产品层次高端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通过外力引进,本土培育,企业主体加速汇聚,全市硅基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已经超过60户。

  蚌埠市发改委工业科副主任科员张艳松认为:“目前,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以玻璃设计院、方兴科技、中航三鑫等龙头企业为支撑,以新型显示、太阳能电池和特种玻璃制品三条完整产业链为主线,硅基粉体材料和核心装备为补充的发展体系。”

  蚌埠市还大力提升硅基产业创新力,尤其是发挥蚌埠玻璃设计院等主体作用,加快产业上下游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同时提升要素保障,集中政策、资金、土地、创新等优势资源,支持重点项目和企业建设发展。今年一季度,全市114户硅基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14.33亿元,同比增长26.7%。3月当月完成产值50.88亿元,同比增长30.2%。

  蚌埠市经信委主任陈常林表示:“我们在项目建设方面围绕我们电子信息和硅基产业发展,我们玻璃设计院的金刚玻璃项目,年内将要投产, 8.5代线年内将要开工(一批项目)特别是方兴科技和方显(光电子公司)进一步合作之后,相关的项目建设,很好地带动了我们硅材料产业的发展。”“十三五”期间,蚌埠市将大力实施“六个一”工程,即一个发展规划、一个招商计划、一个政策保障、一个智库支持、一个推进机制、一个目标管理,紧抓规划引领、企业集聚、项目推进、技术攻关等关键环节,聚焦新型显示、太阳能电池、特种玻璃制品、硅质粉体材料、核心装备等五大领域,向2020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宏伟目标加速迈进。(记者:纪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