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安徽篇】安徽:渔民上岸梦圆幸福之家

09.11.2016  20:03

  安徽有以船为家渔民6万多人,他们年人均收入只有三千元,是典型的特困群体。从2014年开始,安徽省扎实推进渔民上岸安居工程,截至目前已经全部完成目标任务。

  铜陵市最大的渔民上岸集中安置点民福家园小区,从2014年建设开始,目前这个高标准的小区已经建设完成。目前这里已经集中安置了223户搬迁上岸的渔民,可以说他们在这里不仅实现了安居乐业,更实现了幸福生活。

  这些安置房面向周边的无房渔民,不仅以低于建设成本的每平方1450元的价格,出售给渔民,而且国家和省里还给每户一定的现金补贴,帮助渔民实现上岸发展。赶上有这样的好政策,渔民杨从兵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套安置房。

  铜陵市郊区大通镇民福家园小区居民杨从兵:“刚刚装修好75个平米。这有三个房间,孩子学习的地方、我们居住的地方挺宽敞的。”

  对于从小在渔船上长大的杨从兵来说,船上的生活有多苦,他最清楚。除了风吹雨打,而他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好在他所在的铜陵市推进以人为本的渔民上岸工程,着力落实渔民户籍、子女上学等支渔惠民政策,杨从兵的孩子就在当地的中心学校实现了就近就学。

  铜陵市郊区大通镇民福家园小区居民杨从兵:“孩子在自己身边读书多好,我们也感觉到很高兴。”

  让杨从兵意想不到的是,当地为了实现上岸渔民“逐步转产、脱贫致富”,还着力通过开展就业培训、专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想方设法将他们的就业安排好。杨从兵就通过就业培训学会了驾驶技能,从新找到了工作。现在,像杨从兵一样,当地通过就业培训找到工作的有将近400名渔民,同时当地还做到了医疗、养老等生活保障服务体系全覆盖。在多方保障之下,铜陵市在全省率先完成430户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的所有目标任务。

  铜陵市住房和城乡建委副主任黄捍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住建委积极牵头协调,整合县区和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通过多方位的保障,确保上岸渔民实现‘上得了、住得安、过得好’目标。”

  为了使渔民上岸过得好,安徽省连续出台《关于解决捕捞渔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意见》等近10个文件,全省各地在牵头部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指导下,按照“政策引导、渔民自愿、因地制宜、促进发展”的原则,想法设法解决上岸渔民们的生活困难。无为县有着600多户以船为家的渔民,大多数文化水平偏低,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实现渔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当地创新机制,以先上岸渔民“传帮带”的形式,引导他们就业创业。渔民林德新上岸后做起了大米加工,县里就对他的企业进行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随着企业的一步步发展壮大,跟他一起抱团发展的上岸渔民也越来越多。

  芜湖市无为县农兴粮油供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德新:“有困难找政府,政府都比较支持,把渔民这块全部带动起来。”

  现在,这家企业的产值已经达到了4个多亿,累计解决了200多名渔民的上岸再就业问题。

  芜湖市无为县牛埠镇居民李永军:“我们收入大概是五千多到六千,比我们捕鱼的时候那肯定是好多了。”

  截至目前,安徽通过实施住房、户籍、就业、教育、医保、低保、养老及生活困难救助“1+6”的渔民上岸政策模式,在全国率先完成“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近两万户渔民告别风雨飘摇的水上生活。(稿件来源:安徽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