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长李锦斌在蚌埠调研 周春雨白金明陪同

17.05.2016  19:49

5月15日,省长李锦斌在市领导陪同下来到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考察调研。记者 刘晨 摄

据蚌埠新闻网讯 初夏的淮畔,到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5月14日至15日,安徽省长李锦斌来到蚌埠,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工作开展调研,并检查指导淮河防汛工作。他强调,要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工作,以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聚焦重点、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确保“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省政府秘书长杨敬农,副秘书长、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叶晓明,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省科技厅厅长兰玉杰,省住建厅厅长侯淅珉,省水利厅厅长方志宏参加调研。市委书记周春雨、市长白金明陪同调研。

“大家的干劲很足,充分体现了蚌埠干部良好的作风和精神状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蚌埠确实变化很大。”进车间、看项目,问民生、谋发展,李锦斌对蚌埠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和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给予了高度评价。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

在中国玻璃新材料产业园,李锦斌深入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电子信息0.15毫米超薄玻璃基板生产线,详细了解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自主创新发展情况。得知该院利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采用浮法技术生产出世界最薄的0.15毫米玻璃,打破了国外垄断,李锦斌十分高兴。他鼓励企业紧盯技术发展最前沿,永不满足,永不停步,继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不断巩固扩大领先优势。

去年9月,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入选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我市以此为契机,围绕“打造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千亿级产业基地”的总目标,把基地建设作为我市推进“调转促”486行动计划的重要战场,聚焦“六个一”工作体系,抓实抓好政策扶持、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产业规模迅速扩张,骨干企业加速集聚,产业链条日益完善,重大技术快速突破,基地建设得到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

“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放在蚌埠,真是名副其实。”在听取了我市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情况汇报后,李锦斌说:“作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主体城市,蚌埠冲刺全省第一方阵,要靠总量,总量还要讲质量、效益,要不断把创新抓好,把产业抓好。”他强调,要抓好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创业。要抓好产业创新,积极培育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大“调转促”力度,加快退市进园步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正处在汛期,特别是近期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连降暴雨,使防汛形势更为严峻。

按照做好长江淮河防汛双线作战任务的要求,李锦斌在蚌埠重点检查了淮河安全防汛工作。在淮河蚌埠闸,他仔细察看当前水量、水位情况,与相关方面负责人认真研判淮河安徽段防汛形势。他强调,面对今年防汛形势,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思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扎实做好淮河防汛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做好预案、物资、队伍等各项准备,集中力量消除各类隐患,确保防汛万无一失。要充分发挥重点水利枢纽的作用,进一步研究把握汛期洪水调蓄规律,科学做好应急调度工作,有效管控洪水,保障防洪安全。要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严明工作纪律,抓好督促检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调研中,李锦斌指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重要的政治任务。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按照“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目标和“五个扎实”任务要求,紧密结合实际,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努力把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奋斗目标和工作举措。要着力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认真做好去产能的“四则运算”,着力巩固和拓展房地产去库存成效,切实防范金融风险,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经营成本,不断补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短板,促进就业工作,保障经济持续稳定、稳中有进、进中向好。要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载体,以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为目标,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努力把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做大、质量做优、效益做高。要扎实抓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安全稳定工作,牢记稳定是第一位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当好“守门员”,把住“警戒线”,全面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和防汛安全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原标题:省长李锦斌来蚌调研 周春雨白金明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