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一家人!阜阳11岁女孩获“安徽省美德少年”称号
90岁的奶奶、患病不能干重活的爸爸、9岁的弟弟,是马云的家庭成员。虽然只有11岁,但是洗衣、做饭、学习,她样样都没有落下。马云是阜南县朱寨镇的一名六年级学生,母亲离家出走后,年幼的她照顾着一家人。昨日,颍州晚报记者获悉,马云获得首届“安徽省美德少年”称号。
学校发的营养餐 她藏起来给奶奶
“她就是马云。”当朱寨中心校的魏老师带着颍州晚报记者来到四间破旧的瓦房前时,一个小女孩出现在门口,扎马尾辫,眼睛炯炯有神。 马云家的两间瓦房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光线很暗,杂物堆得到处都是。
放学后,她走进厨房,开始准备午饭。她揭开大大的锅盖,利索地将锅洗了一遍,接着到切菜板前切起了土豆。“我不会切土豆丝,只会切成片的。”她笑着说。
炒土豆片是一家四口人午餐的菜。马云说,她和弟弟都特别能吃,有一次,姐弟俩吃了7个馍和5碗面条。“那天就是特别饿,不知道为啥,吃了那么多。”弟弟笑着说。
稀饭、馍、面条是他们家每天的饭,几乎不做米饭,弟弟马亚宁偷瞄了奶奶一眼说:“奶奶说米很贵,吃米饭浪费钱。”
姐弟俩没有零食,也没有零花钱,如果饿了,马云会将剩馍切成片,炒着吃,这也是他们家常做的一道“菜”。家里很少吃荤菜,家中喂养了两只鸡,产下鸡蛋,马云都是炖给爸爸吃,“爸爸身体不好,需要补充营养”。
姐弟俩最开心的事情是姑姑来家中,姑姑会带一些好吃的,也有一年吃不了几次的荤菜。马云每天都写日记,每篇日记的开头都会说一句总结的话,要么是“今天是有趣的一天”,要么就是“今天是无趣的一天。”而只要是姑姑来家里,对她来说,必定是“有趣的一天”。
马亚宁穿着做的布拖鞋和大裤头,看起来很显眼。马云说,有很多人给她衣服,虽然破旧,但穿起来很合身,很少有人给弟弟衣服,“他身上穿的大裤头是爸爸带他到集镇上买的,5元钱” 。
午后,马云带着弟弟走进了校园,趁着还没上课,各自找自己的小伙伴,开始玩闹,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
老师说了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2012年9月份,二年级的教室里,老师给班里每个学生发营养餐:一盒牛奶和一袋饼干。
当饼干发到学生手里后,大家都开始吃,只有马云悄悄地收了起来。“我奶奶年纪大,需要营养,把牛奶和饼干给奶奶吃,补充一下营养。”马云给出的答案让老师大吃一惊。“你奶奶都快90岁了,饼干还能吃得动吗?”“可以用水泡泡!”
小小肩膀承重担 脸上总是带着笑
“我的爸爸今年50岁了,他每天都要出去拾废品,很辛苦。我和弟弟很懂事,不用爸爸操心……”马云的作文里,这样描述她的爸爸。 2012年,父亲马文宣在外打工时从楼上摔下来,造成脊椎断裂。在当地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因支付不起医药费选择回阜南老家休养。但这次回家并没像往常一样四口人一起,因为马云的母亲选择了离开。
爸爸回家后,只能躺在床上静养。当时马云仅仅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奶奶87岁,还患有老年痴呆症。年仅8岁的小女孩,仿佛一夜间长大了。不论春夏秋冬,马云每天早上五点就准时起床。她总要先帮奶奶、弟弟洗脸,穿好衣服,再做早饭,端到父亲的床前,有时候顾不得吃上一口就得背上书包飞快地赶到学校上课。
父亲身体好些以后,需要进行必要的锻炼,马云每天早上带着父亲和弟弟沿着村庄跑步,成为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那是冬天,他俩跑得快,我跟在后面走。”马文宣说。
父亲身体逐渐好转,做起了收废品的生意,可以贴补家用。在马云的家里有4台电视机,都是父亲收废品时买回来的,有的听不到声音,有的搜不到台,唯一一个能正常使用的屏幕只有14寸。家里的风扇也是父亲收回来的,维修以后还可以用,只是不能变换风速的大小。
虽然在年幼的马云身上有生活的压力,但并没有压垮这个乐观坚强的女孩。她的脸上堆满了笑容:用冷水洗衣服时在笑,出门搬玉米秸时在笑,给奶奶捶腿时也在笑……
家庭条件艰苦,马云却没有放弃学习,而且更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还是班长。她除了在家辅导弟弟功课,还积极帮助班里的同学。 两年来,马云照顾奶奶、爸爸的孝心,帮助弟弟的爱心,感动了周围的许多人。 记者 刘越越 文/摄
原标题:阜阳11岁女孩获“安徽省美德少年”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