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登记将正式启动

21.12.2016  12:37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6年12月31日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农业普查是国务院决定开展的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国力的重大调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工程,十年开展一次,意义非常重大。 我省是农业大省,乡村人口多,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这次农业普查是在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阶段开展的一次重大活动,对于摸清“三农”家底、找准“三农”短板,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为什么要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农业普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普查将查清全国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反映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这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普查获得的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将为农业生产经营者、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翔实的“三农”资料信息,从而促进农户和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深化“三农”发展道路研究,引导社会关注和支持“三农”发展。利用普查成果,建立“三农”信息“一张图”,将“人”“图”“数”进行“时空”一体化的整合,建立全国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可视化展示系统。同时,通过这次农业普查,将进一步完善农村统计调查机制和体系,构建新的农村统计调查平台。 从国际上看,农业普查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农业统计调查制度,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定期进行农业普查。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开展好农业普查,不仅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也将对世界农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与前两次农业普查相比,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又有了新变化和新进步。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共设计了农户普查表、规模农业经营户普查表、农业经营单位普查表、行政村普查表、乡镇普查表、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实地调查表等6张普查表,在保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基本框架的同时,对普查表和普查内容进行较大的创新设计,以更好地适应当今我国农村的经济社会状况。 这些创新之处包括:一是首次将规模农业经营户和普通农业经营户区别普查,规模农业经营户的普查内容更加全面翔实,以准确反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新情况。二是在乡镇普查表中大幅度增加建制镇镇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以全面反映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情况。三是行政村普查表在反映行政村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的同时,重点反映乡村基础设施情况和农村人居环境情况,将下一步精准施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重要的决策遵循。 一次动用17.5万名普查员的大调查 ——如何精心组织实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这次农业普查,全省涉及1494个乡镇街道、1.47万个村委会、1478万农户、6万多个农业经营单位,需要聘用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达17.5万名。 “规模之大、系统性之强、复杂程度之高、组织之艰巨远超以往两次农业普查。 ”省统计局局长钱晓康说。 普查是政府行为。国务院确定了“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组织原则。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全省已经自上而下地设立了相应的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做好本地区农业普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为确保普查顺利高效、高质量开展,我省精心选择部分地区积极开展试点,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充分体现我省特色的实施方案。 早在去年11月—12月,我省就在肥西县开展了县级农作物播种面积遥感测量试点。今年6月—7月,在六安市开展了农业普查省级综合试点。全省各市和农业县(区)均按照省农普办的统一部署,开展了普查试点。省农普办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广泛深入开展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建议,研究制定了既符合国家普查方案精神,又贴近安徽实际,同时体现我省发展特色的《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实施方案》。 目前,我省已经在人员培训、技术保障、制度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充分准备,只待普查登记发令枪响,立即转入全面普查登记阶段。 从9月份开始,我省逐级开始进行普查业务培训,省培训到市、县,市培训到县和乡镇,县培训到乡镇和行政村,乡镇培训普查员、普查指导员。9月27日-10月14日,省农普办举办了两期农业普查实施方案培训班,共培训市县农普业务骨干近400人。省统计局将农普业务培训作为统计系统“一把手”工程,要求各地抓实抓好,确保现场工作开展前,人员培训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同时,积极搭建数据处理系统,落实普查物资。制定全省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实施方案,搭建普查数据处理系统和网络环境,建立数据报送、数据交换、数据处理3个中心和PDA数据采集、乡镇(村)表联网直报两个平台。积极做好PDA设备及其他普查物资购置、分发工作。 在建章立制上,印发《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总体安排》,明确各阶段普查工作任务;制定省农普办工作规则,规范普查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建立农业普查工作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各地普查工作动态;印发《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质量控制办法》,细化各级职责任务,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同时,下发《安徽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业务工作分片联系制度》,对全省16市和2个直管县普查现场工作业务指导进行分片包干,并制订了《安徽省农业普查办公室业务工作值班制度》,从12月1日至3月15日,省农普办将安排业务人员值班,及时协调处理普查现场工作中的业务问题。 一次依法进行的科学精准普查 ——如何保证普查数据质量全面准确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不实的数据比没有数据危害更大。 目前,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现场调查登记环节启动在即。“深入普查对象进行调查登记是这次农业普查的关键环节。 ”钱晓康说,要紧紧围绕普查数据质量这个中心,坚持科学普查,依法普查,切实解决好“谁普查,普查谁,查什么,怎么查”这一关乎普查数据质量的核心问题。 把握普查的重点,是提高数据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总体目标是,查清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一要查清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查农村适度规模经营新变化,摸清土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托管和入股等情况,从普查数据中找出发展规律,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数据支撑。二要查清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包括农村社会组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情况,把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弄明白,把各地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梳理清,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供统计信息支持。三要查清农民生活状况,把农村居民市民化的进程反映出来,把农民贫困情况查清楚,掌握农村贫困家庭和人口的分布情况和贫困程度,实时掌握脱贫攻坚成效,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有据。 做到对普查全过程进行有效管控,是提高数据质量的重中之重。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对统计工作的要求,强化基础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加强规律研究,真正把好数据“三关”。一要把牢“事前”关。在普查准备阶段,将普查实施方案做细,提高普查员工作手册可操作性;将培训工作做足,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将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招聘做实,紧紧依靠基层,切实把熟悉当地农村情况、文化素质高的人员选聘上来;将清查摸底做真,做到应统尽统。二要把稳“事中”关。在普查登记阶段,要凝聚统计工匠精神,吃透“普查范围”,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登记对象属性不错。细节上要求精,用听得懂的“大白话”概述统计术语,使老百姓听得懂、看得明、报得清。过程上要严格,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杜绝不入户调查、自行填报现象。三是把严“事后”关。在数据审核阶段,要强化质量抽查,加强数据质量评估,确保数据客观准确。 省委省政府明确强调,要严格执行《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自行调整或修改普查数据,不得强令或授意篡改、编造普查数据,保障统计部门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确保整个政府统计在法律框架下规范、有序、透明、高效运行。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