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民政系统寻亲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16.07.2016  03:40

      老人、智障人员、精神障碍患者和未成年人走失,牵动社会关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安徽省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高度重视开展寻亲服务,不断探索寻亲服务的有效方式,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
      一是坚守救急难底线,切实履行职责。长期以来,各地救助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纷纷练就了“顺风耳”,从与受助人员一次次问询对话过程中千万句无用的语言信息中只要抓住只言片语的有用信息就有可能为其找到家乡;成为了“地图通”,受助对象含糊模糊的家乡记忆,使得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往往要对着地图辨别查找疑似流出地一一排除直到最终确定;学会了“南腔北调”,受助人员的方言口音是重要的突破口,救助管理站的同志个个对全国各地的方言口音了然于胸,帮助许多走失人员返乡回家。
      二是积极运用新技术,创新工作方式。2015年底,省民政厅联合省公安厅建立DAN比对查找机制,至目前已成功比对6例,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16年1月,民政部启用全国救助寻亲网平台以来,我省累计上传站内滞留待寻亲人员寻亲启事1976条,仅次于广东省位于全国第2位。其中 1名滞留人员家人已经通过该平台查找比对成功。
      三是拓展工作范围,面向全社会开展服务。全省民政系统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帮助社会走失人员寻亲。民政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等着我》栏目要求我省协查3次,成功2例。2016年 4月,与《新安晚报》达成寻亲公益合作意向,已通过该媒体成功寻亲4例。2016年6月,安徽省流浪乞讨救助指导中心与今日头条寻亲公益项目开展合作,据统计,该公益项目自启动以来民政部门寻亲成功案例占50例,其中我省达9例,占全国成功案例的近1/5。(福慈处 省救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