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华东药都 安徽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欣欣向荣
新闻链接: 打造中国IC之都 安徽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蓬勃发展(上篇) (下篇)
编者按: 省政府近期确定了第一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旨在大力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现代化工和新材料等7个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的创新。10月20日至25日,本网总编、记者分别走进了合肥高新区集成电路、阜阳太和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看基地建设、访龙头企业”,切身感受产业基地发展在提升安徽产业竞争力,助力我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中发挥的作用。今天推出专题报道《“调转促”进行时——安徽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欣欣向荣》,从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发展、总编观点三个角度为您报道。阜阳太和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新跨越新发展
“省级新型工业化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基地”、“省级生物医药和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省级生物医药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全国最大的医药集散地、全国最大单体医药销售市场,这是对阜阳市太和医药产业的一个个肯定!
国家《中原经济区规划》和省政府《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等重要文件,提出要把太和打造成华东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省政府皖政办〔2013〕47号文件《关于建设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意见》提出:“支持阜阳(太和)重点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华东最大的生物医药生产基地”;省政府皖政〔2014〕58号《关于深入推进高成长性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太和生物医药基地做强做大”。这是对阜阳太和医药产业的一份份支持和期望。荣誉和期待的背后,讲述着它曾经、现在和未来不凡的发展之路。
曾经,太和医药因“流通”而兴。
安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皖北为代表的广大地区发展落后一直是安徽之痛。而地处皖北的阜阳太和县,却异军突起,名声在外。上世纪80年代,具有敏锐流通意识的太和人,在全国各地开拓医药物流事业,形成了二十万人的药商大军,在太和逐步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医药集散地,成为全国最大单体医药销售市场,“买全国、卖全国”的“太和模式”因此享誉全国。说到太和医药,当地人回忆起那段风风火火“买全国、卖全国”的场面,脸上无不露出自豪的笑容;安徽各地,甚至全国各地,说到外地药商,“太和人”广为人知。
如今,太和医药没有止步于曾经辉煌的道路上,转型发展持续助力医药产业发展前行。
太和医药产业经过数年发展,实现了“依商兴工、工商并举”的重要转型,形成了以生物医药为导向,以医药物流为龙头,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以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制剂为核心,以化学制药、现代中药、保健品及医疗健康服务、药用辅料包材、医疗器械为主体,以制药设备、卫生理疗为补充,以科技研发、职业教育、会展信息、金融服务等综合配套为支撑的现代医药产业体系。2013年,太和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被省政府定为阜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产业”;2014年,太和县生物医药产业被列入安徽省十大高成长性产业,是唯一入选的皖北县域;2015年,太和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被确定为安徽省第一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之一。
太和经开区现有医药企业135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9家。10月21日、22日,记者在太和县城切身感受到了当地药企、药商的氛围,随处可见大小药企,遇到当地市民聊上几句,谈到的也是和药有关的话题,对一些药名、药价十分了解。该县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如今太和发达的物流已顺利打通了太和县及周边县市与全国各地的流通环节,极大提高了当地供需品的流通速度。周边县市以及河南很多专业市场的货源都搭上了便车,并带动了太和当地的电商发展。例如华源医药拥有全亚洲最大的医药仓库,配套医药运输网络遍布全国,配送体系水平国内领先,现已形成以安徽华源医药物流等为龙头的医药物流产品平台,包括物流平台、会展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等。
对于未来,太和发展目标明确、思路明晰。
到2017年,太和医药产业产值不低于507亿元;到2020年,力争太和全县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0%左右,着力把太和打造成“华东药都”,成为国内重要、全省唯一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销售基地。为实现这一近期和远期目标,太和正在大招商育龙头、强配套促创新上下功夫。
在招商方面,经开区将整合各类招商力量,针对产业缺失和薄弱环节,积极引进对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条具有重要作用的大项目。大力引进世界500强、央企200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带动关联配套产业协同转移。在龙头企业的培育上,实施医药制造业“3551”工程,培育壮大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培育10亿元至100亿元的企业5家;培育1亿元至10亿元的企业50家。
在完善配套、创新能力建设上,着力加快园区标准化厂房及产业平台建设,努力建设一批医药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积极建设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行业共性创业平台。一方面提升科研开发能力,支持企业通过独立设立、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设立等多种途径建设研发机构,增强技术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的创新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推进创新载体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加快推进科大创新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