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查处首家违反“禁塑令”企业

27.01.2016  11:06

撤换所有含塑料的运输管道,以及老旧容器,实现“无塑化”生产,彻底解决食用油、酒类中塑化剂超标问题。1月26日,记者从安徽省食药监局获悉,今年4月起,安徽境内食用植物油、酒类生产企业禁止使用塑料管道等塑料制品,从生产源头堵住塑化剂。

集体约谈后,仍有企业心存侥幸

早前,安徽食药监局约谈了420家植物油生产企业,向全省发出了“禁塑令”。然而,有的企业存有侥幸心理,压根没有对塑料管道进行更换;有的企业用不锈钢管道更换了主要输送管道上的塑料管道,但灌装机上仍然有小段塑料管道没有进行更换;有的企业没有对原料进行把关,使用了被塑化剂污染了的原料油;有些小企业意识淡薄,直接使用未经验证的塑料容器盛装油脂。

去年一年,在安徽省食药监局对全省植物油酒类生产企业塑化剂项目进行风险监测中,多批次检出了塑化剂,涉及食用植物油和酒类生产企业。如执法人员在对安徽永迪油脂科技有限公司(长丰)现场检查时,发现该企业灌装线上仍有一小截塑料软管,但企业称买不到不锈钢软管。执法人员现场抽取该公司2015年6月1日生产的“绿色餐桌”牌压榨原香菜子油,对其封样送检,经检验结果显示,塑化剂超过卫生部规定限量。随后,该企业被立案查处,这也成为我省查处的首家违反“禁塑令”企业。

4月起,安徽食用油厂、酒厂全面禁塑

1月25日,安徽食药监局再次集体约谈我省部分食用植物油酒类生产企业,重申“禁塑令”。并提出从1月26日起到3月底,在全省食用油酒类生产企业中,再次开展自行排查,全环节排查所使用的原辅材料以及生产、储运食用油的设备、容器、密封材料和包装材料等,包括加强原料把关、调整工艺设备、更换接触材料和产品包装等,一查到底,不留死角。

记者了解到,不久后,该局将出台《安徽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监测问题样品信息核查处置挂销账管理办法》,建立塑化剂问题整治的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塑化剂问题整治工作的任务和内容,对监管工作没落实到位的部门和人员,严格追究责任,对整改工作不落实的企业依法严肃处理。

据安徽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4月起,该局将再次组织对全省所有植物油、酒类生产企业进行全覆盖地塑化剂监测,凡食药监管部门对抽检和监测不合格的,将监督企业立即停产并召回已销售的产品。对仍然存在塑化剂问题但又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将责令其立即停产整改,拒不改正的依法查处。

通讯员 石跃新 市场星报记者 王玮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