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惠民助农民寻回“年味”

14.02.2016  17:50

农历小年这一天,合肥市大圩镇的王原感到有些纳闷,返乡过年的他早早支起牌桌,“像往年,早就牌友簇拥,只等从小年战到十五。”没想到这一晚却一直“一缺三”。

就在王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离家不远的大圩镇圩西村农民文化乐园内却是一派人声鼎沸,40余张大圆桌摆满整个礼堂,桌上美食丰富,桌间欢声笑语,一场400余村民参加的“百家宴”活动正在热闹举行,根据当地习俗,来参加宴席的居民要从家里带一两道拿手菜,邀请左邻右舍品尝自家家常美味。王原的“牌搭子”们也被吸引参与其中,成了年夜饭的“饭搭子”。

活动现场,来自于合肥市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的老艺术家们帮忙写春联、照全家福,最终活动以一场小型的焰火秀结束。69岁的周书荣老人望着烟花,显得意犹未尽,“现在过年哪有什么气氛,倒是聚在文化乐园里找回了‘年味’。”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丢失“年味”在各地正成为一个共性问题,不仅仅在城市,曾经的年俗“大本营”——农村也显得有些乡情冷漠,“年味”难寻。为此,安徽基层通过政府搭台、队伍带动、群众参与,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春节期间组织一系列活动帮农民重拾“年味”。日前全省已在20个行政村建设了标准化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农民文化乐园,春节期间,文化乐园都准备了过年的文化“大餐”。

“明光17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传承久远的‘年文化’,如明光街道的双仓旱船、三界镇的划旱船跑驴、自来桥镇的跑驴灯、苏巷镇的爷孙观灯、潘村镇的南曹双龙……群众爱演,百姓爱看。”明光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马胜利告诉记者,政府加大投入,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艺活动,从腊月一直表演到年十五,其中“花灯拜年及表演大赛”已连续举办了七届,已成为该市年俗文化一个重要的年文化品牌。

“传统年俗又回归到咱们农民生活中,乡愁成为实打实摸得着的东西。”明光市潘村镇文化站站长王智成建议,这类活动还要从供给端多做文章,“让浓浓‘年味’伴随农民返乡的每一天。”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