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惠民助农民寻回“年味”

11.02.2016  12:49

  “年味”是一桌热腾腾的团圆饭,“年味”是爆竹声声,“年味”更是一抹淡淡的乡愁。春节前后,新华社记者奔赴各地,寻找“年味”。

   安徽:文化惠民助农民寻回“年味”

  农历小年这一天,合肥市大圩镇的王原感到有些纳闷,返乡过年的他早早支起牌桌,“像往年,早就牌友簇拥,只等从小年战到十五。”没想到这一晚却一直“一缺三”。

  就在王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离家不远的大圩镇圩西村农民文化乐园内却是一派人声鼎沸,40余张大圆桌摆满整个礼堂,桌上美食丰富,桌间欢声笑语,一场400余村民参加的“百家宴”活动正在热闹举行,根据当地习俗,来参加宴席的居民要从家里带一两道拿手菜,邀请左邻右舍品尝自家家常美味。王原的“牌搭子”们也被吸引参与其中,成了年夜饭的“饭搭子”。

  活动现场,来自于合肥市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的老艺术家们帮忙写春联、照全家福,最终活动以一场小型的焰火秀结束。69岁的周书荣老人望着烟花,显得意犹未尽,“现在过年哪有什么气氛,倒是聚在文化乐园里找回了‘年味’。”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丢失“年味”在各地正成为一个共性问题,不仅仅在城市,曾经的年俗“大本营”——农村也显得有些乡情冷漠,“年味”难寻。为此,安徽基层通过政府搭台、队伍带动、群众参与,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春节期间组织一系列活动帮农民重拾“年味”。日前全省已在20个行政村建设了标准化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农民文化乐园,春节期间,文化乐园都准备了过年的文化“大餐”。

  “明光17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传承久远的‘年文化’,如明光街道的双仓旱船、三界镇的划旱船跑驴、自来桥镇的跑驴灯、苏巷镇的爷孙观灯、潘村镇的南曹双龙……群众爱演,百姓爱看。”明光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马胜利告诉记者,政府加大投入,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艺活动,从腊月一直表演到年十五,其中“花灯拜年及表演大赛”已连续举办了七届,已成为该市年俗文化一个重要的年文化品牌。

  “传统年俗又回归到咱们农民生活中,乡愁成为实打实摸得着的东西。”明光市潘村镇文化站站长王智成建议,这类活动还要从供给端多做文章,“让浓浓‘年味’伴随农民返乡的每一天。”

   青海海东:青藏高原多民族聚居区里的“年味”

  油香馓子、羊肉包子、土火锅、各色面点……大年初一一早起床,家住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56岁的撒拉族村民马乙果就开始准备菜式达30多种的丰盛撒拉家宴,等待即将回家的儿子。

  循化县是全国惟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全县13万总人口中有3万多人在全国各地从事拉面生意。每年初一是他们陆续返乡的日子,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庆团圆的气息。

  青海省海东市境内居住着汉、藏、土、撒拉等19个民族,是青藏高原民族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千余年里,聚居在这里的各民族群众相濡以沫,文化不断交融,相得益彰。

  “沿袭汉藏两族习俗,节庆传统至今仍保留完整的土族就是各族文化交融的一个缩影。”土族民俗专家乔志良说,例如土族春节依照汉历,但习俗却趋近藏族;过节穿自己的民族服装,有本族的特色活动,但也要仿效汉族宰年猪,仿效藏族煨桑等。

  已在深圳安家的童海秋除夕回到老家海东市互助县威远镇白崖村。初一凌晨吃完年猪宴,童海秋完成煨桑祈福仪式,带着父母去亲戚家拜年。伴随着清晨朝阳的升起,村里大部分人走完亲戚,开始聚集在广场上看年轻人耍轮子秋。

  “轮子秋是土族的传统娱乐设施,由轮盘、吊索、踏板三部分构成,技艺高超的年轻人不仅能踩着踏板飞快旋转,还做出‘雄鹰展翅’‘猛虎下山’等高难度动作。”童海秋说,大部分土族群众至今仍较重视传统,不管平日身在何处,过年总要盼着回家。

  今年农历新年与藏历新年仅相差一天,8日起,作为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之一的海东市乐都区瞿昙寺迎来各族信众。行走在络绎不绝的人流里,67岁的藏族老阿妈达瓦措步履蹒跚,脸上却显得格外高兴。“对于藏族群众来说,春节去寺院点一盏酥油灯,在转经筒前走几趟就是‘年味’。”达瓦措说,除藏族外,今年还有不少土族和汉族也来这里祈福。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