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探索出一条绿色崛起新路

14.08.2014  11:01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生态优势就是竞争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建设美好安徽的进程中,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如何共赢?我省探索出一条绿色崛起新路。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从奔小康到要健康,从求温饱到要环保,如今人们期盼过上绿色生活:喝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清洁的空气,享受更良好的环境。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从实施《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到出台《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从打响呼吸“保卫战”到江河湖泊治理,从美好乡村建设到新安江畔生态补偿机制改革,绿色发展成为江淮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长时期、更高质量的发展,全省上下以生态文明建设托起一个山清水秀、天朗气清的美好安徽。

  理念升级,让发展与美丽共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决不要带污染的GDP,建立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生。 “严格禁止一切污染企业的建设,现有污染企业应关停或搬迁;除生态保护、景点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外,禁止非农建设活动。 ”在黄山市,当地已划定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湿地等重要区域为生态红线区域,区域土地面积238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6%,严令保护。

  回想起当年关闭缫丝厂的情景,安徽龙华集团负责人方业龙记忆犹新。这家企业地处霍山县佛子岭水库附近,从生产白厂丝给服装厂供货起家,由于生产废水影响库区水质,到第六个年头时,响应县里号召关停并拆除。“那是阵痛,有很多不舍,但面对青山绿水,我们不能再戴污染的帽子了,随后瞄准竹产业,靠绿色环保吃饭。 ”

  这座工厂的背后,是江淮地区2000多万人口的“大水缸”。佛子岭水库的上游是磨子潭、白莲崖两座大型水库,大别山中最清洁的水源装在这三大水库里,源源不断地向六安、合肥、淮南等下游城市输送。

  “确保源头活水,确保水碧天蓝,是责任,更是担当! ”霍山县委负责同志说。

  这些年来,霍山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先后关停龙华缫丝、皖西香料、长兴电源、方圆纸业等15家污染严重的企业,取缔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与供水设施、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还投入1.2亿元,拆除渔业网箱、改造客班渡船、搬迁坝上住户。

  一手抓修复,加快还旧账;一手抓保护,不再欠新账。 “三个不得引进”成为霍山招商“铁律”,即不得引进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不得引进掠夺开采资源的项目,不得引进资源浪费的项目,从源头上确保“新污染不进霍山”。近年来,该县先后拒批“涉污”项目150多个、总投资80多亿元,还明确规定水库上游10个乡镇不许上任何工业项目。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江淮大地涌动绿色发展热潮,生态文明建设在改革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这背后是决策者对发展大势的冷静分析和准确把握。

  从“不东不西”的尴尬中抬头,从落后一拍的不安中奋起,我省抢抓机遇、加快崛起的氛围空前浓郁;同时也十分理性:决不要带污染的GDP,决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求得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实现发展与美丽共赢!

  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十二五”开局之初,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安徽的“绿色实践”高度契合“美丽中国”的发展脉搏。

  不再是“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皖江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区域内各市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但仅2013年,合肥市各级环保部门拒批项目42个,总投资25.5亿元。 “承接产业转移不能污染环境,不能破坏生态,不能贻误子孙。”省发改委负责同志说。

  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主体功能区、生态红线这些新鲜词汇近年来不断进入公众视野。生态红线是保证生态安全的底线,可从根本上化解经济发展中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2013年岁末,耗时3年编制完成的我省第一部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11章,45000多字,清晰地勾勒出安徽国土空间开发路线图,明确生态红线标准。

  全省14.01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分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和省重点开发区域,将成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脊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限制开发区域分为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将成为“江淮粮仓”和“生态福地”;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域、文化自然遗产、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将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的“人间天堂”。

  “严格禁止一切污染企业的建设,现有污染企业应关停或搬迁;除生态保护、景点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外,禁止非农建设活动。”在黄山市,当地已划定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湿地、生态林、公益林等重要区域为生态红线区域,区域土地面积238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6%,严令保护。

  规划从愿景一步步变成现实。 “需要政策来保障。 ”省发改委负责同志说,不同功能区域,将有不同的财政政策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今后,我省将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限制开发区域基层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服务和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能力;绩效考核上,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评价考核办法,比如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考核大气和水体质量、森林覆盖率等指标,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工业等指标。

  “以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高层次、更长时期的发展。 ”省发改委负责同志说,我省将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坚守生态红线,力争到2020年全省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人们生活在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好家园中。

  污染防治,让生产与生活共赢

  ——打响呼吸“保卫战”,剑指扬尘、工业废气、机动车等污染源;开展治水“攻坚战”,铁腕整治环境违法行为和水质污染

  “不符合排污标准的企业该整顿要整顿,该关停要关停。 ”今年年初合肥市召开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合肥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决不允许为一时的经济指标而对治污犹豫甚至遮丑护短。铁腕之下,被环保部门挂牌督办的马钢(合肥)公司计划10月1日前全面关停。

  “发展是为了什么?如果发展的结果是空气不能呼吸、水不能喝,要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用?”在2013年12月31日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有关部门发言掷地有声,并一连用“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转型之需、发展之要,刻不容缓、时不我待”表达空气治理的重要和急迫。

  风生水起,江淮大地打响了呼吸“保卫战”。防治行动实施方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相继推出;各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大气污染防治“军令状”,向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宣战”。

  因矿立市的铜陵,经历重工业开发后,燃煤冶炼等传统型污染叠加。面对频发的雾霾,铜陵市将大气污染防治纳入民生工程,打响环保战役,一批“污染大户”被撼动,曾经跑冒滴漏的化工企业、灰尘飞舞的码头,经过更新环保设施等措施后,污染状况有了好转。

  6月12日,全国19家污染企业被环保部开出4.1亿元巨额罚单,一时间舆论哗然,其中涉及1家皖企——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冶化分公司。环保部公告称,该公司采用再生胺吸收解析法脱硫,2008年投运,经核查脱硫设施腐蚀严重,跑冒滴漏现象普遍。

  脱硫,也就是从工业废气中除去硫氧化物。脱硫运行不正常,废气中二氧化硫就可能超标。而二氧化硫是减排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一旦形成硫酸雾,就会腐蚀金属制品及建筑物,并使江河日趋酸化。

  “我们下大决心更新环保设施,彻底整改环境问题。 ”铜冠冶化分公司负责人左永伟表示,公司拿出3000万元,实施喷淋塔整体更换、塔缝补焊、增设电除雾组合塔等整改措施。

  在该市“烟囱”林立的横港扫把沟工业区,一批企业被督促整改:富鑫钢铁新建物料堆场,削减粉尘排放;金隆铜业增设硫酸尾气脱硫系统等等。在滚滚长江边,铜陵港兴港码头,建喷淋池、硬化道路、遮盖物料堆场,一改过去“大风起、尘土扬”的面貌。

  “我们编制了大气污染防治项目清单,已确定60个工业污染治理项目。 ”铜陵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正以压煤、降尘、控车、迁企、减排、增绿为抓手,为蓝天白云而战。

  局部地区PM2.5数据多次冲到全国最高的合肥市,锁定“一尘两气三厂”,即扬尘、工业废气、机动车排气、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开展整治。合肥市大兴镇四岗社居委李岗村民组与马钢(合肥)公司相邻。 “到处都是灰。 ”去年年底前,村民多次就扬尘等环境问题投诉。环保部门调查确认,该公司废气烟尘超标排放,污染治理设施与实际生产能力不配套,设备老化、污染严重。

  “不符合排污标准的企业该整顿要整顿,该关停要关停。”今年年初合肥市召开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上,合肥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决不允许为一时的经济指标而对治污犹豫甚至遮丑护短。铁腕之下,被环保部门挂牌督办的马钢(合肥)公司计划10月1日前全面关停。

  在淮南,单单为整治燃煤锅炉烟尘污染,市里动真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月一调度,每月一总结,每月在报纸上通报各县区锅炉整治进度。池州创新提出“12345”工作法,围绕保持空气质量这一目标,紧抓城区和工业园区两大区域,管控秸秆烟花“乱燃”、工业烟尘汽车尾气“乱排”、扬尘“乱飘”三种乱象,完善空气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控等四项监测,整治小锅炉、小化工、小矿山等“五小”企业。

  从市到县区,层层出台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各地治污打出“组合拳”,让公众看到政府部门果断治理的决心、重拳出击的力量。

  大气污染防治,秸秆禁烧更是一场攻坚战。近年来,每逢午收秋收,“秸秆怎么办”便成为丰收的烦恼。如何疏解秸秆之困? 2014年全省秸秆禁烧会议明确提出,推进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是根本出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严防死守。为引导秸秆综合利用,今年省级财政“拿大头”,拨付资金11.4亿元,再由市县财政配套进行奖补。

  淮北平原上,小麦主产区萧县115万亩麦田,在今年午季秸秆禁烧中实现“零火点”。“农民为什么要烧秸秆?农村留守务农的多是老人,抢种时节,大量秸秆无力搬运离田,田里的麦茬过高,又不利播种,所以一把火烧掉。 ”萧县环保局局长赵永说,如今推广机械化全量还田,高麦茬妨碍农民播种,还是得烧。县里专门规定,留茬高度12厘米以下,并且加强督查巡查,分片包干,压实责任。

  综合措施见效,田块里“烧不起来、种得下去”。“如今茬都这么低,咱还烧啥?下场雨,还田的秸秆还能增肥! ”萧县王寨镇王寨村59岁的徐祖胜说。

  抓住“七寸”,源头治污。在向大气污染“宣战”的同时,“愚公移山”的水环境治理场景在多地上演。

  坐拥八百里烟波浩渺的巢湖,省城合肥有了“大湖名城”的气度。然而,状若心形的巢湖如何防治污染,却是治理者的一块心病。随着合肥市建设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并铁腕推行“河长制”,巢湖治污成为生态强省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前杨村,村支书许光炎每周的重点工作之一便是“走河”。村旁流淌的前杨河是巢湖“360岔”中的一小“岔”,500米左右的河道,蜿蜒崎岖。随着合肥市推行“河长制”,许光炎便成了此段的河长,职责就是带领村干、保洁人员定期清理河面河岸垃圾,防止偷排污水,保持环境整洁等。

  在环巢湖流域,18条主要入湖河流全部实行了“河长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打响“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持久战。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项目中,水环境治理项目数量最多、总投资最大,共155个项目,涵盖截污清淤、防洪排涝、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等,总投资324.05亿元。

  “曾经的河道杂草丛生,河水发黑发臭。 ”许光炎说,这几年大伙春季巡河、夏季扫河、秋季护河、冬季固河,河水清了,河岸绿了。涓涓细流,汇聚入湖。一条条河流像前杨河一样发生变化,巢湖水质逐步改善。

  7月22日,环巢湖流域入围首批57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同步更名,升级为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示范区以合肥市为核心区,包括19个县(市、区) ,划分为生态控制区、生态保育区、生态协调区。其中生态控制区规划用地面积达1.32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59.7%。除确需建设的道路、市政设施、生态农业、公园绿地外,该区域将一律禁止开发建设、围湖造田、围堰养殖等。

  近来,巢湖治污又多了“重典”保障。历时3年修订的《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日前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12月1日起施行。条例从理顺巢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管理体制,到实行全民共治,再到明确对污染行为按上限处罚等等,让人们对治理好巢湖充满期待。

  放眼全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铁腕推进。环保部门打出挂牌督办、环评限批、负责人约谈等组合拳,铁腕整治环境违法行为和水质污染。重点流域水质站上新起点:淮河干流总体水质为优,境内及出境水质好于入境水质;省辖长江流域干流、支流总体水质状况分别为优、良好;巢湖全湖平均水质为Ⅳ类、轻度污染;新安江流域省界出境断面水质达标。

  根据省政府出台的《关于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实施意见》,我省力争到2015年,淮河、巢湖流域城镇集中式地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功能要求,跨界断面、污染严重的城市水体和支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淮河干流安徽段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巢湖富营养化程度减轻,各地居民的“母亲河”“母亲湖”水质稳定提升。

  改革创新,让上游与下游共赢

  ——探路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撬动整个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积累经验,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

  “亿元对赌水质”的制度设计,开启了生态补偿之门。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新安江流域,不仅总体水质为优,连续三年达到补偿条件,更是一江碧水东流、两岸秀色葱茏。在积累了运行经验后,我省正制订跨市断面水质目标考核及补偿试点办法等,业界期盼多年的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有望今年破冰。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我国水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和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7月中旬,就全国人大代表许继伟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环保部调研组专程来皖当面答复,在新安江畔实地考察3天后,调研组负责人方志鸣如是评价。

  生态补偿,是一种让生态环境保护者或生态环境受害者得到补偿的制度设计。对公众而言,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但对流域上下游而言,却利益攸关。流域上游一般是贫困山区,却担负着保护江河源头生态的重任。为了保护好一江清水,这些地区不得不放弃许多发展的机会,其付出的努力和成本,希望得到合理补偿。

  顶着“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的光环,新安江上下游三年来就上演着一场省际之间从未有过的生态改革。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一头连着黄山,一头连着杭州,干流总长359公里的新安江,世世代代哺育着两地儿女,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起源于黄山市,三分之二流域在黄山市,新安江上游水质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下游千岛湖水质的好坏。

  在财政部、环保部的支持下,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2011年在新安江流域“扬帆起航”。制度设计是,以2012年至2014年作为三年试点期,设置补偿基金每年5亿元,其中中央3亿元、皖浙两省各出资1亿元。年度水质达到考核标准,浙江拨付给安徽1亿元,否则相反。

  “亿元对赌水质”的设计,一时间让很多人眼前一亮。没有经验可循,在舆论场“拭目以待”中,在省财政、环保部门支持下,黄山市摸索前行,专门设立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用三年时间走出“六个全覆盖、四个强力推进”的治理路径。

  “六个全覆盖”指向村级垃圾保洁、重点河面打捞、干流网箱退养、主要干支流综合治理、河道采砂整治、重要支流水草治理;“四个强力推进”指向干流两岸风貌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业企业转型发展、城乡污水处理。围绕综合治理,新安江畔近400个项目落地,完成投资345亿元,其中生态补偿试点项目完成投资60.7亿元。

  在保护母亲河这场黄山市的全民行动中,很多人改变了事业和生活轨迹。 “搬家三年穷!起初不想搬迁,后来觉得这事能干! ”掌舵一家生产粉墨涂料、年产值6亿元的化工企业,干练的程弘面对记者时富有激情地说。他所说的搬迁,正是黄山市工业企业“退城入园”的一个缩影。

  “我们通过关停并转,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徽州区经信委主任方虹说,已有38家企业建成投产的黄山市循环经济园徽州园区,在试点资金支持下,通过集中治污、集中脱盐、集中供热后,基本实现了“废物利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经济循环模式,年可减排化学需氧量3510吨、二氧化硫205吨等。搬迁入园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提高自动化程度,污染降下来了,效益提高了,正是这种前景打开程弘搬迁心结。

  曾经,程弘的企业和另外30家化工企业位于徽州区岩寺镇城东工业园,100米外就是缓缓流淌的新安江支流丰乐河。河畔,一座历经沧桑的明代古塔矗立了470年,见证着岩寺面貌的变迁。 “以前从这河边走都捂着鼻子,风一吹都臭得受不了,岸边也杂草丛生。 ”市民尹先生说,如今不一样了,河边的企业全转走了,河面垃圾有人打捞,岸边做了绿化亮化,“比香港还漂亮咧! ”

  登上古塔旁三层楼高的点将台,放眼望去,向远方流淌的丰乐河畔,关停后的城东工业园一览无余,一排排工业厂房、一根根烟囱格外“安静”。这幅画面透射出当地工业治污的“强力推进”。

  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渔民们也“洗脚上岸”。曾经,新安江歙县街口镇与浙江交界处几公里狭长湖面上,布有密密麻麻的网箱,仅前山村就有75户村民在这里养鱼,网箱养殖面积达77000多平方米。随着生态补偿试点,网箱养殖户全部退养上岸。养鱼近20年的程武说:“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会以养鱼为生,但为了保护母亲河,舍小家为大家喽! ”

  不仅水清,岸也绿了。在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的67个乡镇,“组收集、村集中、乡处理”的垃圾处置体系建立,自然村清洁全面运行,2220幢新改造的徽派建筑点缀在新安江畔。

  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新安江流域,不仅有“总体水质为优、连续三年达到补偿条件”的数据,更是一江碧水东流、两岸秀色葱茏的生态画卷。随着国务院批准实施《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黄山市提出借深化试点之力,撬动整个流域的环境综合治理,打造“美丽中国、美好安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文明制度的一种创新,作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不少做法值得借鉴。积累了运行经验,我省正制订跨市断面水质目标考核及补偿试点办法、大别山淠史杭灌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办法,业界期盼多年的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有望今年破冰。

  “除了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为深化改革,我省还在积极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省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等,都将是试点方向。

  生态创建,让保护与开发共赢

  ——美好乡村建设、生态县生态乡镇创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资源产出率,循环经济从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国家级生态乡镇——利辛县江集镇,随着微动力污水处理站、污水管网、垃圾桶、垃圾清运车融入,示范村告别“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村民家园干净整洁、花草繁茂。守着青山绿水,也不能过穷日子,多地多行业变废为宝,上演循环经济的生动实践。

  淮北平原上,利辛县江集镇,前不久多了一个国家级“光环”。在环保部公布的新一批国家级生态乡镇名单中,江集镇榜上有名。

  江新村是江集镇环境整治示范村之一。曾经,村里“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如今,随着一座投资57万元的微动力污水处理站、1万多米管网、2个新建公厕、51个垃圾桶、1辆垃圾清运车“融入”,污水、垃圾“看不见了”,村里还铺上水泥路,路旁种上花花草草,村民家园焕然一新。

  走在两车道的村“主干道”上,只见绿树环绕的村落里,村容村貌清爽干净,每隔几户摆放一个绿色垃圾桶,污水处理站悄然处理着从家家户户下水管道中流入的生活污水。

  潜山县水吼镇黄龛村燕窝村民组环境整治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全国38个获奖单位中唯一的村级工程。

  走进燕窝村民组,宣传栏里张贴着村民公约、环卫公约,垃圾池、污水池一应俱全,公共厕所水龙头、冲水箱养护一新,环村小河清澈见底,透出石头和水草。

  清垃圾、清污泥、清杂物,拆除危旧房屋、猪圈、旱厕、院墙,做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和公共设施配套化,昔日脏乱差的村落,今成宜居美家园。

  从淮北到江南,美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农村清洁工程成为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强劲“催化剂”,让村庄美丽重现。

  自2003年我省在中部地区率先试点生态省建设以来,全省已成功创建霍山县、绩溪县、宁国市3个国家级生态县、13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环保厅提出,力争到2020年,80%的地级市、县、乡镇、村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市、县、乡镇、村,初步建成生态省。

  根据《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从2013年开始,我省每年重点培育建设1500个左右中心村,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周期2年;每年治理改造10000个左右自然村,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建设周期1年。到2020年,力争全省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省美好乡村建设推进会上,省委、省政府把城乡环境整治作为美好安徽建设的重要任务,特别部署以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沿线及城市周边、省际周边、景区周边为突破口,开展综合治理。 “绿图”徐徐展开——今后三年,全省城乡环境治理将全覆盖,城市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将全面提升。

  青山绿水是生态优势,也是宝贵财富。呵护生态环境,守着青山绿水,也不能过穷日子。在休宁县鹤城乡左右龙村,生态旅游富了当地农民。 “现在环境好了,游客越来越多,都是来看山看水的。”村民张金龙说,他将家里三层楼房装修成10个标间,每到节假日,房间都住得满满当当。如今,该村有近10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靠着生态美吃上旅游业“这碗饭”。

  “生态旅游之外,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率,是实现绿色转型突破口。 ”省循环经济研究院负责人表示。

  在宁国,安徽凤形耐磨材料公司的卡车穿梭在收购废旧钢铁的路上,车间里一堆堆库存废铁浴火重生,伴随着水、废渣的循环利用,变身中国名牌产品——“凤形”牌高铬球;在长丰,安徽科鑫养猪育种公司里,沼气发电机低声作响,槽式发酵后的猪粪在翻抛机上变身有机肥料;在颍上,曾是荒滩的五里湖湿地公园碧波荡漾,4A级金字招牌吸引着游客到来……变废料为原料、废品为产品、宝藏为宝物,我省多地多行业上演着循环发展大戏。

  位于长丰县的安徽科鑫养猪育种公司,一改过去因粪污乱排受环保罚款、赔偿农民损失困境,从利用粪污入手,实现沼气发电、沼液养蚯蚓、沼渣制肥,形成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如今不仅零排污,还年发电26万千瓦时,减少电费支出16万元。“我们由污染赔钱到现在治污赚钱。”该公司负责人陶立尝到了循环经济甜头。

  去年,颍上县五里湖生态湿地公园获评4A级景区,这是该县经营生态环境,继八里河、迪沟景区之后创下的第三个杰作。绿树成阴、碧波荡漾、人水亲和,站在生态美景前,游客或许想不到,这里曾经是洪水重灾区,“水来成沼泽、水退成荒滩”。

  总投资5亿元的五里湖改造工程,通过整理水系、疏浚河道,将挖出来的土石方用于筑高堤防,建成了集城市防洪、旅游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 “过去无人问津,如今生态环境美了,五里湖附近还成了黄金地块。 ”颍上县政府负责同志说。

  放眼全省,循环经济正从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近年来,我省筛选了一大批工业、农业、服务业、园区等循环经济先进典型作为省级试点。省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将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试点,形成国家、省和市县试点示范体系。

  “点上经验”转向“面上开花”。作为生态强省建设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循环经济壮大工程将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到2016年,我省将建成1000个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和重大项目,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是真正的绿色发展。 ”省循环经济研究院负责人说。

责编:李新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