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安徽徽茶产业发展十件大事评选结果

15.01.2015  11:01

  由农业部中国农村杂志社《农村工作通讯》编辑部和华夏徽茶网、《徽茶》编辑部共同举办的2014徽茶产业发展十件大事评选结果于2015年1月11日揭晓。由安农大党委书记、知名茶叶专家宛晓春教授和省委宣传部新闻处,省农委特产处、宣传室,安徽日报、市场星报和部分市县农(茶)业部门及协会的有关负责同志和专家共同评选。

  具体内容为:

      1、徽茶品牌创建力度进一步加大,17家企业入选全国茶叶百强

  2014年,徽茶新增良奇、岳西翠兰3个中国驰名商标。至此,徽茶已有雾里青、老竹铺、新安源、猴坑、谢裕大、霍山黄芽、润思、六百里、良奇、岳西翠兰、松萝12个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谢裕大茶叶公司、黄山市猴坑茶业公司、安徽天方茶业(集团)公司“雾里青”、安徽国润茶业公司“国润茶业”、池州市霄坑村龙袭山庄茶业公司“龙袭山庄”、池州市安池茶叶公司“安池祁红”、安徽天赋生物科技公司“司空山禅茶”、 泾县涌溪火青茶叶有限公司(“涌溪”)、泾县其华涌溪火青茶业有限公司(“涌溪火青”)获“安徽老字号”称号。同时,安徽茶叶进出口公司、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公司、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公司等17个企业入选2014全国茶叶百强企业。

   2、徽茶茶叶电子商务风生水起,网上交易额突破7亿元

  2014年,省农委在全国农业系统率先推出“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促进了包括茶叶等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全省上百家涉茶企业和一大批茶叶合作社开展了网上销售,交易额达7.6亿多元。其中,黄山市40多家茶企入驻天猫、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城,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3亿多元,同比增加30%。六安市徽六茶叶公司预计2014年电子商务销售额可超过2000万元,双十一当天电商销售额达到320万元。霍山县抱儿钟秀、汉唐清茗等10多家公司实现网上销售超亿元。

   3、2014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调查结果公布,我省13个县(市、区)跻身全国重点产茶县

  2014年11月,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组织开展的2014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日前公布,我省共13个县(市、区)入围,其中黄山市入围最多,共5个县、区,分别是:屯溪区、歙县、休宁县、祁门县、徽州区,分列第26位、41位、48位、49位和96位。其他8个县(区、市)分别为:宣州区列29位,金寨县64位,霍山县66位,石台县69位,潜山县90位,裕安区93位,宁国市98位,舒城县99位。

   4、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上市茶企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1月24日成功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股票代码:430370,股票名称:谢裕大),成为中国上市茶企第一家。8月,谢裕大红茶在渤海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

   5、休宁、金寨、霍山县跻身安徽省首批出口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茶杯里的安全”有了区域标杆

  2014年12月,经安徽省商务厅、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农委、省财政厅四部门综合考评,安徽省商务厅发布公告,认定首批6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其中,休宁县被认定为第一批安徽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并如期通过了全国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年审。金寨县被认定为出口茶叶、板栗质量安全示范区;霍山县被认定为出口茶叶、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示范区将进一步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预警通报与应急体系等六大体系,强化政策措施,打造地方品牌,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做大做强。

   6、黄山市茶叶综合产值首次突百亿元,茶产业振兴结出丰硕成果

  至2014年10月底,黄山市名优茶机制率达95%,机采覆盖率20%左右,机剪覆盖率近80%,实现茶叶综合产值96亿元,其中自营出口创汇1亿多美元。今年该市茶叶综合产值稳过百亿已成定局。茶叶是黄山市最大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该市从源头抓起,新辟和改造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全面推广茶园统防统治。投入技改资金1亿多元,实施茶叶加工企业机械化、清洁化改造,大力开发适销对路的中档名优茶。为深入推进市场对接,该市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现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省级著名商标57个,黄山区“太平猴魁”获最具带动力品牌称号。该市还启动了黄山毛峰证明商标申报工作。今年来,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猛,80多家企业、合作社入驻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城,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3亿多元。

   7、六安茶谷项目正式启动,我省茶旅游渐成气候

  2014年,六安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六安茶谷。该项目启动后,项目区由当初的金寨县、裕安区,拓展到金寨、霍山、裕安两县一区的12个乡镇,茶谷线路总长100公里,辐射面积1600平方公里,旨在发挥皖西地区资源和生态优势,将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相结合,以天然绿色农产品和优美的大别山风光为卖点,打造一条精品旅游线路,达到为生态增绿、为旅游添景、为农民增收的目的。此外,安徽兰香茶业有限公司自筹资金建设的泾县汀溪兰香名茶生态文化园,在毗邻“水墨汀溪”风景区开工建设,明年春季即将开园。台商投资1.2亿元人民币的黄山区汤家庄茶产业·养生养老·旅游度假综合开发项目成功签约。该项目将落户黄山区焦村镇汤家庄村。休宁松萝茶业等完善了茶博物馆,谢裕大、天方等建设了茶叶休闲农庄、慢庄等。

   8、安庆市茶产业快速发展,茶叶公用品牌市场覆盖率达到80%

  近年来,安庆市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连续14年增产增值。目前全市茶园面积已达43万亩,茶叶总产1万吨。无性系良种茶园覆盖率达到37.2%,居全省第一。该市主打“岳西翠兰”、“天柱剑毫”、“天华谷尖”、“桐城小花”4个公用品牌,公用品牌市场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14年,牵头在桐城市举办了第四届大别山区名优茶传统工艺制作大赛开赛,来自桐城、岳西、霍山、舒城等大别山区的20多支代表队参赛。岳西县被中国茶叶学会评为第四届“中国名茶之乡”,该县的安徽天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还研制试产了我国首款纯茶饮料——“司空山佛茶饮料”。

   9、祁门县跻身2014年度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省农委向全省推介祁红振兴经验

  10月20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举行。会上,公布了“2014年度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并进行了授牌表彰。我省祁门县成功入选。2014年11月,由省农委负责同志带队、省农委综合处和《徽茶》杂志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深入祁门县专题调研祁红产业发展,写出了《祁红产业是如何走出低谷的》调研报告,总结了祁门县振兴祁红产业的经验。随后,省农委《皖农要情》印发该调研报告,向全省推介,并主送全省茶区市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和农(茶)业部门负责人。省农委官网及机关刊物、《茶世界》杂志等130多家媒体、网站纷纷转载。

   10、华夏徽茶网成功改版,《徽茶》宣传形成专业化全媒体格局

  2014年12月,定位为“立足徽茶,服务全国茶产业”的华夏徽茶网进行改版,新版即将上线运行。至此,《徽茶》已形成纸媒(双月刊,每期3万份)、@徽茶微博(粉丝16.6万人)、徽茶·微平台(每天推送一期综合性信息)专业化全媒体格局,在同行业媒体中脱颖而出,展示出宣传实力。2014年,《徽茶》杂志作为支持媒体,应邀参加包括在香港、北京、厦门、上海、广西、河南等地举办的国际性、全国性茶博会30多场,推介宣传徽茶和徽茶文化,为徽茶产业摇旗呐喊,广受关注,在全国影响力日益扩大。

(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陈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