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报道我校农学院先进事迹

17.06.2014  10:35

  6月12日《安徽工人日报》2A版以“《俯身田野为“三农”,倾情服务在一线》——记“安徽省工人先锋号”获得者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为题报道了我校农学院先进事迹。具体报道如下:

题记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今天的组织需要的是由一群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一支优秀的队伍总能够以其优秀的业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今年“五一”期间,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工人先锋号的评选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一批有着优秀业绩和突出表现的单位赢得了殊荣,获得了表彰。因表现突出,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以下简称“农学院”)荣获安徽省工人先锋号殊荣,据悉,全省教育系统仅三家受到表彰。日前,笔者一行,带着崇敬之情,走进农学院,专访了全国优秀教师、院长张子学,聆听了一典倾情为三农的高昂赞歌。

  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本科办学始于1978年,现有农艺教育、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4个本科专业,拥有安徽省作物遗传育传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省级教学团队、安徽省饲草育种115创新团队。蚌埠市甜叶菊品种选育3221创新团队、《作物遗传育种原理》和《种子生产技术心》省级精品课程。获批省级“农学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项建设单位。拥有玉米育种安微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微省甜叶菊育种与裁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作物学实验室、种子科学与工程实验室、遗传学实验室;配备现代化种子加工检测及植物分子育种仪器设备,建有日光温室、网室和40亩校内试验实践教学科研基地。农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10人,在读博士6人,全围优秀教师2人,省中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省骨千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教学名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师l人。

  近年来,农学院扎根安徽大地这片热土,薪火相传,将服务“三农”的责任担当起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锻造了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培育了一大批应用型农业科技英才,形成了“兴农济世,务实创新”的农学精神,在积极服务地方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显著贡献。尤其近几年,农学院在院长张子学的带领下,创造地开展科研、教学工作,在科研成果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主持省厅级以上研科课题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青年基金、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国家级课题6项,省自然基金、省重点项目、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等省级课题15项,公开发表各类学术论文60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25部。先后培育作物新品种16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顶、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12年获批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农村面貌的改善和农民收人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以人为本,创建团队,打造培育人才和服务地方的新平台

  农学院坚持理论武装和实践创新的紧密结合,树立振兴祖国农业的信念,坚定农业科研、农科教学、培育农科人才和服务三农的信心,几十年如一日,以师生为本,以创建团队为抓手,积极打造教学和科研平台。在教学和科研团队负责人带领下,发挥传帮带精神,开展教学竞赛、科研交流、导师制帮扶、在职锻炼、综合实践田试点、“三下乡”服务和挂职锻炼的多种形式,促进团队成员的发展,特别是狠抓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不断增强团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本领。先后获评“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1人、省级教育系统先进个人1人等。积累形成了多项教学和科研成果,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11项。取得了显著的团队建设和科技平台创建成果,先后获批“作物遗传育种省级教学团队”、“饲草育种115省级创新团队”、“甜叶菊3221蚌埠市创新团队”;“玉米育种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甜叶菊育种与栽培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种子科学与工程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农学省级卓越农林人才计划支撑专业”、“农艺教育省级教改示范专业”;“作物遗传育种省级重点学科”。2012年又获批国家级“玉米区域试验站”。2013年创建并获批省级“玉米育种研究院”。作物育种团队不分节假日和严寒酷暑,甚至每年春节期间也在海南等科研育种基地忙碌,先后培育玉米新品种9个、小麦新品种3个、饲草新品种3个,为粮食安全和畜物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脚踏实地,创新发展,积累产学研协作服务地方经济的新亮点

  农学院坚持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的紧密结合,始终瞄准地方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积极解决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难题,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农技推广部门的联系。学院利用其作物栽培和育种技术优势,对口帮扶临泉县,开展“临泉县玉米整建制推进高产工程”的技术培训和服务,创建并实施“亩产850公斤以上玉米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体系”,连续三年使当地玉米单产超过850公斤,刷新安徽省玉米高产历史记录,极大地推进了临泉县粮食生产先进县建设,为临泉县获批“全国粮食高产示范县”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重点报道。

  学院常年为地方政府和农户提供免费的农业技术服务。在作物生产关键季节,组织师生到田间地头,到凤阳等周边农村,送科技下乡,深受农民的欢迎,杨安中等5人被评为“三下乡服务地方经济先进个人”。每年暑期老师带领学生赴全省各地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帮助解决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各地政府部门给予了高度评价,黄保宏等4人被省厅评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学院积极参与安徽省玉米振兴计划和粮食丰产工程,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临泉、宿县、涡阳、怀远、五河、蚌埠、凤阳等地政府和农技部门始终保持紧密联系,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技术培训,每年达2000人次以上。目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体系已辐射皖北各地市,选育的特种作物-甜叶菊种子的推广占全国种植面积30%以上,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校企合作,立德树人,形成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特色

  农学院坚持学校教育与企业锻炼的紧密结合,主动与安徽隆平、皖垦集团、蚌埠永生、安徽长金等农业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签定联合办班协议,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先后开办“隆平种子班”、“皖垦种子班”、“富田植保班”和“长金农学班”等,引进企业的智力资源、实践实训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和充实学校的人才培养内容,创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途径,创新应用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师生深入农业企业,走进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业科技服务的市场中,深刻感受企业文化,亲身体会企业理念,帮助企业分析和解决发展难题,共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共同探索农作物栽培管理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企业经济效益和学校人才培养效益。如:学院与安徽隆平合作已成功开办三届“隆平种子班”。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三年一班、四年一届”模式,突出“三个体系”(岗位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理实合一与工学交替的教学体系,诚信、技湛、奉献的育人体系),推行“四个双制”管理(双班主任制、双导师制、双考核制、双奖助学金制),实现“四双目标”(专业方向上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双链对接,教学组织上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训的双管齐下,学生管理上素质拓展和职业教育的双培共育,文化育人上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元融合)。2012年2月《安徽日报》专题报道了“隆平种子班”教改实践,2012年3月在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第四届年会”上交流校企合作办学经验,与会高校反响强烈,起到了较好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校企合作的推动下,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因校企联合培养的农科大学生具有务实、创新、能干的良好综合素质,近年来出现企业提前预订毕业生和校企合作班毕业生免试录用的争抢人才情况。同时,企业创新创业文化还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热情,创业典型不断涌现。2012年张庆在第二届安徽青年创业大赛中夺得“创业先锋奖”和“最佳创业精神奖”两个单项奖,并获安徽省“十佳大学生(自主创业类)”提名奖。2012年潘显兵荣获省级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013年再获国家级创业大赛金奖和五万元奖金,并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他创办的“新生态蝗虫养殖有限公司”已初具规模,为农作物桔杆、农业害虫和废弃土地的利用找到了新途径,并已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被安徽日报、安徽商报和安徽电视台深度报道。汪升高、朱治国等一批毕业生成功创办企业。

  校企合作还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学院与隆平、皖垦、丰乐、荃银等30余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中,与皖垦集团达成玉米育种协同创新,与蚌埠永生达成甜叶甜育种和栽培技术协同创新等,运用高校优势的智力和人才资源,解决企业发展中难题,开辟了企业与高校联合发展的新天地。

(责编:汤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