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经济速度效益双提升 帮扶还得加把劲

03.06.2014  07:33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我省工业经济经受住考验,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总体实现齐头并进——

   编者的话

  去年我省工业增幅居全国前列,今年以来,延续了去年的良好势头,总体实现了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安徽日报今起推出系列观察,解析成效背后的原因、探寻当前和未来面临的新挑战、透视下一步的对策措施,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工业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质量效益指标同步增长

  生产线总投资285亿元的合肥京东方8.5代线,去年底投产,2月底已顺利实现量产,目前产能正迅速攀升。更大尺寸面板、高品质面板和移动类面板产品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由于实施了精细管理,加上原材料成本下降,企业对母公司利润贡献加大。上市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近期公告显示,一季度利润同比实现翻番。

  今年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下,省经信、发改等部门及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经济增长“新30条”和加快民营经济发展“20条”等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促进重点项目尽快投产见效,全省工业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总体实现了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

  1月至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24亿元,增长12.8%,比全国高4.1个百分点。当月和累计增速均居全国第二、中部首位。结构调整成效继续显现,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总量不断扩大,前4个月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达105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6%。

  省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企业效益总体实现稳步回升。 4月份,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96.5亿元,增长10.4%,增幅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210.7亿元,增长12.1%,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23.9亿元,增长17.4%,高于全国7.8个百分点。前4个月累计实现利润444.5亿元,增长16.5%,高于全国6.5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表明,全省工业经济经受住了宏观经济下行不利影响的考验,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总体实现了“齐头并进”。

   新增利润集中在四行业 大型企业盈利出现好转

  “新增利润集中在少数行业,是今年以来工业效益增长的一个主要特征。 ”省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月至4月,全省39个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个行业由同期净亏损转为盈利。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润增长66.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40.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增长22.1%;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55.4%。“受原材料成本下降、管理提升等因素影响,四大行业累计新增利润52.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新增利润的83.3%。 ”

  从累计数据看,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上升。前4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81.5亿元,同比增长14%,比全国高1.8个百分点。全省39个行业中有22个行业的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2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6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7.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2.8%。

  省电力公司由上年同期亏损0.7亿元转为盈利1.7亿元,铜陵海螺新增利润1.6亿元,三安光电新增利润0.9亿元,芜湖新兴铸管新增利润0.7亿元,安徽格力电器新增利润0.5亿元……进入4月份,大型企业效益出现好转。当月全省大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0.3亿元,增长11.1%,扭转了3月份下降12.4%的局面;全省252户大型工业企业中有78.2%的企业实现盈利。

  “大企业是上缴税金的大户。 ”省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289.6亿元,增长11.3%,比全国高5.1个百分点。 “烟草、电力、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煤炭、石油加工等五大行业累计上缴税金148.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51.1%。 ”

   效益持续增长存在压力 企稳向好基础仍需夯实

  “当前,工业经济依然面临有效需求不足、企业投资意愿不强、资金压力制约、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效益持续较快增长仍面临不少压力,企稳向好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 ”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说,下一步,将更加注重工业经济的提质增效,加大对困难企业的帮扶,促进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在宏观经济形势持续趋紧的背景下,我省与全国走势一致,工业经济绝对增速处于下行通道之中。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235.9亿元,同比增长13%;比去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 1月至4月的工业累积增速又进一步下降到12.8%,煤炭、钢铁等部分传统行业面临较大困难,短期难以扭亏。

  4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971.2亿元,增长18.1%,比全国高5.5个百分点;工业产成品资金1120.1亿元,增长19.5%,比全国高7.5个百分点。两项资金占工业企业流动资产的比重达35.1%,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 “工业两项资金占用增幅上升,一方面直接占用生产流动资金,制约企业发展;另一方面资金沉淀,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给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增加了难度。 ”省统计局专家说。

  “将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增效。 ”牛弩韬表示,将把技改作为扩大有效投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实施技术改造强企、强基、强龙、强区“四强工程”,引导更多投资投向高成长性产业、基础领域和信息化领域,全年力争完成技改投资5000亿元以上;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更多资金项目扶持,加大对困难企业帮扶力度,引导企业加强降本增效,不断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