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将建成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29.05.2017  20:00

高质量的展览不出远门就能看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年不断档……记者从省文化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强力推进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文化民生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成效显著。到2020年,我省将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形成比较完备的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文化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为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过去五年,我省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突破行政区划和体制分割,不分公办与民办,组织全省123家公共图书馆、121家文化馆、100家博物馆分别组建了全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全省文化馆活动联盟和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联盟等三大联盟,实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上下联动、共建共享。

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的同时,我省文化设施建设也实现跨越发展。“十二五”期间,我省新建了24个市级三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一批县(区)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其中8个市级三馆已建成投入使用。我省还分批次对市、县(区)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进行改扩建,共投入资金8.6亿元,改扩建10.6万平方米,软硬件得到加强,大大改善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条件。

一批新项目也正在推进。省美术馆、百戏城等两大重点文化项目分别投资5.06亿元和3.25亿元,建筑面积分别为5万和4万平方米,预计将于2017年建成。

1700多家文化场馆免费开放

在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好“送戏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活动的同时,我省还将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我省将以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阵地建设为补充,努力形成比较完备的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在1700多家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的前提下,我省还将深化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并实行错时开放。

安徽省开展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抽查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