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汛期城市不再“看海”

17.03.2017  21:38

合肥作为31个全国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合肥每年汛期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将成为合肥更好地应对内涝、城市热岛等问题的良好机遇。

      住进“被动房”享受适宜的微气候,空中云水可用来降温除霾,新建调蓄池能装下362个游泳池的雨水,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前15至20分钟就能送达公众……这样的美好生活离合肥人不再遥远。日前,安徽省合肥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未来应对内涝、干旱缺水、高温热浪、强风、冰冻灾害等问题的能力会明显提高。
      “这对于提升我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探索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模式,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说。
      合肥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7℃,年日照时间2000小时以上。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20.6℃。年均降水量近1000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梅雨显著,夏季汛期集中,是全国31个、全省5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防洪任务艰巨。全年均存在城市热岛效应,夏季城市热岛效应尤其明显。
      “合肥市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充分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合肥市规划局副局长吴大田说,在城市总体规划、防灾减灾规划、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等多个规划中,合肥市气象局作为重要参与部门,对气象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估,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来,合肥“只见瀑布不见海、狂风暴雪路路通、极端天气无大灾”已基本成为常态。如何做到这一点?除了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联合作战、一线人员日夜坚守付出之外,还与合肥近年来的气象监测网络建设密不可分。2014年,合肥市政府投资1100万元建设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一期工程,建成包括巢湖水上气象综合监测平台、5个大气电场仪、20个城市气象监测站、30个高速公路气象灾害监测站、18个环巢湖气象监测站在内的综合气象灾害监测网。目前,全市建成各类气象观测站256套,其平均间距为6.7公里,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区域自动站覆盖率达到100%。
      除此以外,气象部门在生态建设、城市规划、社会治理等方面也从不缺席。合肥阳光电源1兆瓦光伏电站是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气象部门编写的《合肥市太阳能资源评估报告》为依据建成。在巢湖生态建设治理中,气象部门对降水、风、温度等气象条件深入研究,与湿地布局、环湖小城镇建设、旅游区建设等充分融合,为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气象局瞄准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实际需求,加强局校合作,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开展探索性研究,将气象等多种资料融入城市功能区建设,探索气候适应型城市的优化设计与配置,并按年度公开发布城市气候变化报告。
      未来,合肥将紧扣强化城市适应理念、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开展重点适应行动、创建政策试验基地和打造国际合作平台“五大任务”推进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其中,在开展重点适应行动方面,就包括出台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优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等多项行动。全市计划新建调蓄设施48座,可容纳361个标准游泳池的雨水,维持和恢复城市绿地与水体的吸水、渗水、净水能力;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从容化解水患风险。(转自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