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29.05.2016  13:35

  安徽网络广播点尸体5月29日讯 安徽各地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关键举措,因地制宜发展有机茶叶、覆盆子种植等特色产业,打造发展的“新引擎”,带动贫困村民脱贫致富。

  一大早,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长垅村村民柯芳满就来到自家茶园,查看今春新栽种茶苗的生长情况。柯芳满家种的茶苗,是今年春天村两委帮助村民们统一采购的“舒茶早”茶苗,这种茶苗生长快、产量高,抗寒性也比较强。柯芳满:“农民去搞秧子(茶苗)又费时费力的,政府给我们扶贫的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以后的收获都是同样的品种,在那个茶叶质量方面更是一批的,没有七上八下的那种。”

  长垅村共有2000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亩,种植水稻、棉花等传统作物只能管个温饱,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为了脱贫致富,今年村两委一班人带领村民在茶叶上做起了文章。由当地政府资金支持,长垅村50多户贫困户发展了60亩新茶园。长垅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徐毅:“三年后这个茶叶我们基本肯定会成园,等三年成园以后他们的收入普遍要增收到三千到五千元,五年后可能会达到八千元。”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可以拓展精准扶贫的新路子。这几天,正是覆盆子成熟的旺季。在宣城市泾县蔡村镇上胡村的泾良原生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里,十几名农户正在采摘成熟的覆盆子。合作社负责人马泾良介绍说,覆盆子在泾县分布广泛,具有投入少、易管理、产出高等特点。上胡村两委与合作社商定将覆盆子种植作为产业脱贫先行先试。这个村覆盆子产业实行农户加合作社的模式,当地村民提供山场,占有20%的股份,合作社对覆盆子种植户提供系统服务,进行标准化生产。目前,当地覆盆子种植面积已达1000多亩。马泾良:“预计产生经济效益应该在,最低保守在三四千元钱一亩,(覆盆子种植)盘活了当地的土地和经济这一块,小农户可以搞采摘,大合作社可以供应一些大超市。”

  黄山市休宁县板桥乡在推进精准扶贫中,因地制宜发展泉水鱼养殖产业,带动贫困村民脱贫致富。在素有“泉水养鱼第一村”美誉的徐源村,沿河随处可见用石板砌成的泉水鱼塘。近年来,板桥乡泉水鱼作为产业扶贫重点加大支持,村民们养鱼的规模逐年扩大,全村共有56户人家建起了60口鱼塘养殖泉水鱼。随着乡村旅游日渐红火,村民们办起了“渔家乐”,专门为游客烹制具有板桥特色的泉水鱼宴。村民胡德九:“现在我们这个鱼的名气越来越大,销路越来越广,游客越来越多,吃鱼的人也越来越多。收入一年比一年多,去年就是超过了十万。”

  (张鹏钢、孙玲娟、李丹东 宣城台:刘婷婷 池州台:叶路 黄山台:程蕾)